在那藝術中心的落成典禮上,小孫女和李明望著孩子們充滿希望和喜悅的麵龐,心中滿溢著成就感。然而,他們深知,這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前方還有更長的路等待著他們去開拓。
典禮結束後的一個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小孫女和李明的辦公桌上。他們相對而坐,開始商討接下來的計劃。
“李明,藝術中心雖然已經建成,但我們要讓它真正成為孩子們藝術夢想的搖籃,還需要不斷努力。”小孫女的目光中充滿了堅定。
李明微微點頭,回應道:“沒錯,首先我們得提高師資水平,給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他們決定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來中心舉辦講座和培訓工作坊。然而,聯係這些專家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很多專家的行程都很滿,很難協調出合適的時間。”負責聯絡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沒有放棄,他們親自給專家們寫信,闡述山區孩子們對藝術的渴望和他們所做事業的意義。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些專家被他們的真誠所打動,答應了邀請。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專家們的費用以及交通、住宿等安排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我們的預算可能不夠承擔這麼多的費用。”財務人員擔憂地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決定再次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他們發起了一場線上的募捐活動,詳細介紹了專家講座和工作坊的重要性和預期效果。
許多愛心人士紛紛響應,捐款源源不斷地彙聚而來。但在安排講座和工作坊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場地和設備不足的問題。
“這麼多孩子和老師參加,現有的場地根本容納不下。”負責場地安排的人員著急地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決定臨時借用附近學校的場地,並緊急采購了一批必要的設備。
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專家講座和工作坊終於順利舉行。孩子們和當地的老師們都受益匪淺,但如何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技巧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又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專家講的很多東西我們理解起來都有困難,更彆說教給孩子們了。”一位老師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組織了多次教師研討會,讓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困惑,並一起探討如何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同時,他們還建立了一個在線交流平台,方便老師們隨時與專家進行溝通和請教。
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中心的教學逐漸走上正軌,但小孫女和李明又發現,孩子們的作品雖然充滿了創意和熱情,但在藝術表現力和技術技巧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得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小孫女提議道。
李明表示讚同:“對,我們可以組織孩子們參加各類藝術比賽和展覽。”
然而,參加比賽和展覽需要大量的費用,包括報名費、作品運輸費、差旅費等等。
“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從哪裡籌集這麼多錢呢?”負責財務的工作人員皺起了眉頭。
小孫女和李明決定與當地的企業合作,尋求讚助。他們一家一家地拜訪企業,向企業負責人展示孩子們的作品和成長故事。
有些企業表示感興趣,但提出了一些宣傳和合作的條件。
“我們可以提供讚助,但希望在活動中能有我們企業的品牌展示。”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在確保不影響活動的藝術性和孩子們的利益的前提下,與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
在準備參賽和參展的過程中,孩子們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我怕我的作品不夠好,得不到認可。”一個孩子憂心忡忡地說道。
小孫女和李明不斷地鼓勵孩子們,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告訴他們參與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經過努力,孩子們的作品在比賽和展覽中獲得了不少獎項和好評,這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但與此同時,也引來了一些競爭對手的嫉妒和惡意攻擊。
“他們肯定是靠關係才得獎的,作品也沒什麼了不起。”網上出現了這樣的負麵言論。
小孫女和李明看到這些言論後,非常氣憤,但他們決定用事實說話。
他們在藝術中心的網站上詳細介紹了孩子們的創作過程和努力,同時發布了孩子們的作品和獲獎證書,讓公眾自己去判斷。
隨著藝術中心的名聲越來越大,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前來報名。但藝術中心的容量有限,無法滿足所有孩子的需求。
“我們不能拒絕這些孩子,但又沒有足夠的師資和場地。”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感到十分為難。
小孫女和李明決定擴大藝術中心的規模,但這需要更多的資金和土地。
他們向政府部門提出了申請,希望能得到支持。政府部門對他們的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審批過程需要時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