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緊,在得到小皇帝首肯後,少府為了加速以油替代老藤細胞中水的速度,加熱浸泡的招數都用上了,溫度再高點兒就成油炸了。藤條不夠用還摻進了不少柳條,基本就是把厚重的藤柳盾降低了滕柳的粗細度然後用油煮曬若乾次。
胡亥當然知道整個製作中的各種情況,所以自然也就不會責備少府:“初次製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很好了。藤甲不是做給兵卒用的,原本就是準備為重騎做馬甲配備。少府先按現有製作方式大量製備,再選匠人進一步對製法和效果進行提升,同樣不設期限,不斷完善吧。”
現在的重騎兵隻是人用了合甲,馬則隻在肩、頭部位用了皮甲。要是給馬全身披皮甲,費用很高不說,增加的負重也會降低重騎的機動能力。馬用較輕藤甲並外覆薄羊皮防火箭,不管藤甲的防護力如何差強人意,對於流矢和非垂直入射的箭矢還是有很好的防範能力的。
“把章邯召回來,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對付項梁的事情了。”胡亥以這條詔令結束了這次小小的禦前會議。
這一段時間天下比較安靜,無論秦銳還是項梁,各方都在秣馬厲兵。那些小勢力則不是在經營自己現有的小天地,如劉邦經營碭郡;就是在想法重新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如張耳、陳餘想著怎麼奪回趙地;還有英布帶著五千卒航行在大江之上去投項家軍……整個山東大秦與反秦的勢力,暫時呈現出“東線無戰事”的狀態。
這種短暫的“和平”卻具有黎明前的黑暗那般壓抑。
隻有秦嘉在這冬末春初的清寒中奮勇的攻打方與,隻是他派遣出使齊國希望配合伐秦的那個公子哥一樣的公孫慶,史書中被齊王田儋殺了,在本故事中還是被齊王田市宰了。
出使求人的事兒,就要放低身段並且圓滑處事,當在齊王拿著架子指責景駒在陳勝敗而未亡之時咋沒有請示張楚王就自立了的時候,這個公子哥公孫慶卻立即反詰說當初齊王自立也沒請示張楚王啊……這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嗎?
陳勝果然就如忌高卜筮的那樣,行至五水交彙處,被項羽堵了個正著。召項羽來自己王營參見,人家不來。派人過去宣詔,項羽就用範增的話不鹹不淡的回應說大王就耐心的在這兒等著吧,大將軍已經占據了廣陵,正給大王修王宮呢。
修王宮,就算簡單的修,在這南方陰冷的季節裡,怎麼也要修一陣子吧。雖然隨著派往項羽營中的使者返回的還有項梁“進貢”的、夠兩萬人用大約一個月的糧秣,加上自己帶著的,撐上三個月也沒啥問題,可陳勝也不是傻子啊,這明顯就是項梁根本不想讓自己去廣陵的借口,這個王宮估計一輩子也修不完。
打過去?先不說都是楚人自相殘殺合適不合適,就看看自己帶著的那些新卒和敗兵,再看看對方營中器宇軒昂、殺氣外溢的悍卒,雖然己方兵力數倍於對方,但不瞎的人都能看出,真打起來就是雞蛋碰石頭,更不用說項羽這出自吳越之地的八千子弟兵至少半數是騎卒,另外半數,自然是善於水戰的。陸上水中,陳勝這不足三萬的殘卒都不是對手。
其實陳勝在得知項梁已占據了廣陵、看到項羽堵住淮水不許自己東去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賜封的大將軍已經根本不把自己當王了,隻是心中還抱著幾分自己都知道不切實際的幻想,隔三差五的派使者去項羽營中“騷擾”,傳詔不成就懇求,懇求不成幾乎變成了哀求……項羽這個火爆脾氣居然也不煩,但來來去去的就是那些話,請大王耐心等待,若缺糧秣還可繼續提供。
陳勝等了十幾天,最早派出向項梁宣詔的“王使”也被對方放回來了,原來這位使者到廣陵前就得知項梁已占廣陵,高高興興進了廣陵卻完全見不到項梁,被客客氣氣的軟禁在館驛,然後某一天被告知,大王已經快到了,您就先回吧。
陳勝終於死了心。
總耗在這淮水畔也不是了局,既然項梁占了廣陵並且已經斷了自己東去之路,也隻能想法自謀生路了。目前看下城父一帶在呂臣的經營下還算可以棲身,後來傳來的消息稱秦軍也已經退出了城父返回陳縣,所以下城父也暫時是安全的,那就返回下城父吧。
不知道是否冥冥之中的天意,還是陳勝在風光之後的落寞中已經意興闌珊,他突然決定,呂臣帶著大隊直接返回下城父,自己帶著三千騎卒想要回到當年自己起事的大澤鄉去看看。這一帶秦軍並未深入,而現在陳勝恰好也就隻剩下三千多匹馬了。
呂臣覺得三千騎卒人數太少,苦諫陳勝一同返回下城父,或者就是自己帶著全隊人船馬,隨同陳勝一起前往大澤鄉。但陳勝發了牛勁兒,堅持自己隻帶三千人去。無奈下,呂臣選了會騎馬且最精悍的三千人交給陳勝,並且要大王不可打出張楚旗幟,更不可打出王旗,不然寧可違詔他也要帶大隊跟著。陳勝隻是想懷懷舊,剛剛被項氏弄得灰頭土臉,自然也沒多大興致再擺大王的架勢,所以也就聽從了呂臣的勸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