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神色一緊。
蘇允卻鎮定自若,問道:“來犯敵軍有多少人,將領是誰?”
斥候回道:“敵軍約有三千人,將領是宥州守將汪波。”
“汪波?”
蘇允想了想,這名字有點熟悉啊,他忽而笑了起來,汪波啊,老熟人啊。
當時蘇允用計謀讓宥州軍以及嘉寧軍司相互殘殺,最後便是這汪波帶領的宥州軍勝出,那麻那賢人等人都被汪波給殺了。
當然,這些事情是蘇允後來才打聽到的。
有點意思。
“既然西夏人帶著刀槍而來,那咱們便要好好招待一番。”
蘇允站起身來,目光掃過眾人。
“守真,你組織後勤人員做好支援準備。
盛章與阿回負責將糧食軍械送去各歸降堡壘。
另外,儘快將綏德軍所有堡寨納入麾下,隻有將所有堡寨都納入麾下,我們才有足夠的人手來應對此次的危機!”
眾人各自應了下來。
隨後蘇允看向鄭朝宗,道:“我隻能給你湊一千精銳騎兵,你有信心擊潰來敵麼?”
此言一出,原本打算出去執行蘇允命令的幾人頓時有些吃驚。
畢太華驚道:“咱們隻有六百騎兵,清瀾、渡遠帶走了一些,現在隻有四百不到。
那就得在歸降的堡寨中抽取一些士兵加入,雖說也算是靜塞軍舊部,但畢竟許久沒有合練了,他們恐怕也是久疏戰陣。
這樣臨時拚湊一千人,跟那三千精銳宥州軍對敵,是不是太冒險了些?”
“是啊,而且海夫雖然跟隨先生您打過一次仗,但畢竟不是他指揮,而且打的還是護糧隊,跟這種正規軍隊還是不同。
所以,咱們是不是要謹慎一些?”
蘇允微微一笑,看向鄭朝宗道:“海夫,大家覺得你不行,你認為呢?”
鄭朝宗目光堅定而自信,與眾人說道:“諸位莫要擔憂。
西夏人雖有三千之眾,但他們長途奔襲而來,必然疲憊。
而我們以逸待勞,又有熟悉的地形作為依仗。
且靜塞軍舊部,皆是先生一手帶出來的,訓練有素不說,而且跟著先生深入西夏征戰,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之輩。
隻要稍加整合,戰鬥力不容小覷。
西夏人遠道而來,我們有心算無心,擇一地伏擊,就算是隻有一千騎兵,擊潰三千兵馬也是輕而易舉!
我研究過先生的諸多次戰爭,以少勝多的戰役比比皆是,隻要能打出伏擊戰,勝利的幾率非常大!”
蘇允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海夫,你雖未曾獨立指揮過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但我知道你的能力。
你熟知兵法謀略,有唐代李靖之能,此次作戰,對你來說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我會在後方為你們備好慶功宴,等你們歸來。”
鄭朝宗聽了蘇允的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先生放心,末將定當竭儘全力,擊潰來敵!”
鄭朝宗領命後,立刻開始著手準備。
他迅速在歸降的堡寨中挑選出精壯之士,與現有的騎兵彙合,組成了一支千人的精銳騎兵隊伍。
在挑選士兵的過程中,他嚴格把關,確保每一個人都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戰鬥技能。
與此同時,王抱樸帶領宣傳分隊深入各個堡寨,向百姓們宣傳蘇學會的理念和此次抗擊西夏的意義。
他們張貼告示,講述朝廷的腐敗和西夏人的殘暴,呼籲百姓們團結起來,支持他們的行動。
百姓們聽了宣傳後,紛紛表示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的送來了糧食,有的送來了衣物,還有的主動要求加入隊伍,共同抗擊外敵。
蔡鳳回和畢太華則是馬不停蹄地將糧食和軍械送往各個歸降的堡壘。
他們組織了大量的民夫和車輛,日夜兼程地運輸物資,趕在西夏人深入之前,讓各個堡壘都有充足的物資儲備。
便在靜塞軍寨緊鑼密鼓做迎敵準備之時,又來了一個壞消息。
斥候來報,從延安軍來了一支宋軍,正朝著綏德軍而來。
眾人聞言,頓時都神色一緊。
王抱樸皺著眉頭道:“朝廷派軍隊前來,卻是不知道是敵是友。
不過依我看來,大宋朝廷一直視我們為叛逆,此次派軍隊前來,肯定是來者不善。
但我們也不能輕易與朝廷軍隊發生衝突,畢竟我們的主要敵人是西夏人。
所以,我建議我們要想辦法暫時緩和與朝廷的關係,他們可以不幫我們對抗西夏,但至少也要退出綏德軍,不要在背後刺我們一刀!”
眾人聽了王抱樸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但具體該如何做,大家一時都沒有頭緒。
眾人紛紛看向蘇允。
蘇允看向斥候道:“這來的軍隊有多少人,將領是誰?”
斥候趕緊道:“大約有三千人左右,將領叫徐懷。”
蘇允想了一下,問道:“有誰認識這個徐懷的嗎?”
眾人儘皆搖頭。
蘇允想了想道:“不知道也無妨,無非便是先禮後兵罷了,誰去探一探這徐懷的底,摸清楚他們的來意?”
王抱樸聞言立即挺身而出,道:“先生,弟子去!”
蘇允看了一下王抱樸,點頭道:“你想怎麼談?”
王抱樸趕緊道:“我打算向他們說明我們的情況和意圖,表達我們抗擊西夏、保衛邊疆的決心。
同時,我們也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合作的建議,共同對抗西夏。
至於其他的,等退去黨項人之後再說便是。
這是先禮,主要是拿來看他們的態度的,同意不同意都有不同的對策。”
蘇允點頭,他對王抱樸是有信心的,道:“好,你去探探底便是,不過無論如何,人身安全必須保證,須得記得,來日方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