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無中生有,劉封麥城敗徐晃_三國:我不是劉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123章 無中生有,劉封麥城敗徐晃

第123章 無中生有,劉封麥城敗徐晃(1 / 2)

一如既往,劉封式嘲諷。

饒是徐晃心性沉穩,也忍不住手臂青筋直冒。

殷署更是控製不住怒火,大聲請命:“將軍,劉賊可惡,不如再戰。”

徐晃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按捺住內心怒火。

若再戰有利,徐晃也想再戰。

然而麥城雖然城小牆低,但周圍有大量深塹鹿角,突進並不容易。

再加上夜間廝殺,將士早已疲憊不堪。

這個時候強行再戰,能破城還好,不能破城就是瞎忙。

“將士勞累一夜,先回營休憩。”

徐晃最終還是選擇了忍耐。

多年的征戰經驗以及曹操的指點,讓徐晃對戰場上的利弊權衡也變得成熟。

何時應該冒進,何時不能貪功,都得因時而異。

徐晃讓殷署和朱蓋引本部兵馬協同呂建防守新得來的劉封大寨,帶著剩餘兵馬返回本寨。

留營的徐商滿臉羞愧的來向徐晃請罪。

劉封這場火,將徐晃這五千人一個月的糧草輜重焚毀了大半!

剩下的糧草不足三日度用!

聽到徐商對戰損的彙報,徐晃隻感覺心在滴血。

呂建也派人彙報自劉封大寨處繳獲的糧草輜重數目。

默默的計算後,徐晃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即便加上今夜的繳獲,徐晃現如今的糧草也僅夠十日度用!

正常情況,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都是爛招。

偏偏在劉封手中,這爛招變成了妙招。

徐晃又有些慶幸。

倘若今夜殷署沒能覺察到中計直接燒了劉封大寨糧草,亦或者沒有派呂建去搶占劉封大寨並保護糧草。

徐晃的糧草能否撐到曹仁大軍到來都是問題。

“劉封拿糧草為誘餌,如今丟了糧草,又該如何補給?”

徐晃用冷水洗了洗臉,儘量讓腦子變得清醒。

思考了不知道多久。

徐晃心中的疑惑也隨之解開。

“麥城,麥城應有大量糧草。”

徐晃的猜測沒錯。

當初回軍江陵的時候,劉封在麥城有一萬五千人三個月的糧草。

後來隨著呂蒙攻心計的實施,數千人跑去江陵城探親,劉封又帶了八千人和一個月的糧草去打江陵城,趙累拿著兩千人在麥城看護剩餘的糧草。

麥城的糧草消耗相對不多。

再後來戰事結束,牛憲和陸文帶了兩千人入麥城。

即便算上劉封這三千人,麥城現如今的糧草都足夠吃上一個月有餘。

這其實也是孫權當初太大意,認為徐盛和馬忠能拿得下麥城。

如果再加派點兵力攻打麥城,麥城的糧草儘數都得被孫權奪取。

然而戰場沒有如果。

料算錯了,那就得錯失良機。

“若不能奪下麥城,此番南下我就無功了。”

徐晃再次呼了一口氣,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而在麥城。

劉封同樣在深思。

今夜的戰果,劉封是不滿意的。

畢竟。

劉封最初的目的,是以糧草換糧草,讓徐晃缺糧退兵。

結果卻是:徐晃竟然在那種情況下都能保持冷靜不燒糧草。

比起江東的全琮、徐盛、馬忠、朱然、韓當等輩,徐晃的臨陣反應強太多了。

趙累見劉封眉頭緊蹙,誤以為劉封是丟了糧草而悶悶不樂,遂小聲道:“麥城糧草頗多,再有將軍相助,足以守到君侯大軍到來。”

一旁的虞翻看得更深:“將軍是在擔憂,徐晃也猜到了麥城糧頗多,或會借此振奮軍心來搶麥城糧草?”

寇安國聽得不爽:“徐晃猜到又能如何?他若敢來,將軍定能將其斬落馬下!”

方月等人,也是激憤。

一路跟著劉封打孫權,雖然多有艱險,但基本都是孫權吃大虧。

今夜反而讓徐晃占了不少便宜,眾人心中都憋著氣。

勝仗越多,士氣越驕。

劉封麾下的將士,亦不會例外。

見一眾將校激憤不已,劉封笑而安撫道:“區區徐晃,我還未曾當回事,眾人廝殺一夜,可先回去休憩。仲翔公且留下。”

眾將校聽得劉封這般說,一個個才消了些氣,向劉封拱手作禮後,這才相繼離開。

“將軍單獨留我,可有要事囑咐?”虞翻湊近詢問。

劉封點頭:“徐晃為南下先鋒,若在曹仁大軍抵達前不能攻破麥城,便是無功。

今夜徐晃雖然吃了虧,但麥城並非堅城,且我在外的營寨也被徐晃搶得,近日徐晃必會聚兵強攻麥城。

我分五百軍士給仲翔公,仲翔公可趁天色未明,出城去麥城後方五裡外另安一營,營中多用柴火紮成堆,每十步一堆,縱橫成行。

而後,仲翔公再引兵於午後至黃昏時入城,天黑後再出城。

以此反複。

若得我號令,就將柴堆點燃,以作疑兵。”

虞翻反應快,很快就猜到了劉封的用意,當即領命。

劉封又仔細交代虞翻細節。

隨後。

趁著天色未明,虞翻帶了五百人出城後退五裡安營。

到了第二日午後。

虞翻如約引兵來到麥城。

反複三日。

斥候將探得的情報告知徐晃,徐商呂建殷署朱蓋皆是心驚不已。

為了能一戰攻破麥城。


最新小说: 被虐到一心求死,師兄們卻都來愛我 外室有孕?手撕全府改嫁禁欲首輔 我到地球來掃貨 快穿回來後我火了 穿成農門長嫂,三個小叔神魂顛倒 被趕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謀反? 我,霸總,又被坑了!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她靠撿垃圾帶娃,爆火娛樂圈 他,臥底二十年,卻被全員審判無惡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