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仲,這信你可以先看看。”劉備將信遞給糜竺,又斜倚憑幾,微微低頭,不知在想什麼。
糜竺連忙接過信,快速的掃了一眼,心下大喜:“大王,新城是未來北伐曹魏的重郡,萬不可缺錢少糧。我子糜威,自幼跟我,對錢糧諸事頗有心得,我願遣子入新城。”以糜竺如今的身份,糜威是不用去新城郡這樣的前線重郡的。
去了,就意味著隨時都有可能身死,或是遭遇曹兵偷襲,或是遭遇刺客,或是積勞成疾,又怎比得上在成都當值的安逸?
可如今要救糜芳這個胞弟,糜竺也豁出去了。
隻要能保住糜芳的性命,散儘家財可,不再當官也可,讓糜威去新城替糜芳將功贖罪亦可。
劉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徐徐道出了最終決定:“糜子方之罪,不可輕饒。然念其久隨孤,又有功苦,特免其死罪,許其侄糜威前往新城將功贖罪,並罰其子侄五年內不得升遷。
今後將推行此法:父母有罪者,許其子侄將功恕罪,且根據罪行大小,罰其子侄數年內不得升遷。望諸君自省,切莫因一時錯念而累及子侄前程。
至於糜子方本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令其閉門思過,著書恕罪。”
糜竺再次叩首而泣:“謝大王隆恩!”
劉備長歎一聲,扶起糜竺,道:“子仲,糜子方的罪本不應由你父子來承擔。此番決定,孤也是為了警示旁人,不可再自恃身份而視守城為兒戲。”
糜竺深知。
即便劉備罰糜威數年內不得升遷,赦免糜芳死罪都會讓荊益的官吏心存僥幸,這對法度的推行是極為不利的。
一旦規矩破了,那就會變成:廖立獻城沒死,糜芳獻城沒死,我獻城憑什麼死?
儘管如此,劉備依舊為糜竺破了例。
糜竺又請命道:“西川路遠,不如我先去一趟新城郡暫代新城郡少府一職,以免耽誤時日誤了副軍將軍所慮之事。”
劉備同意了糜竺的請命,又手書一信,讓糜竺轉交給劉封,叮囑道:“孤這兒子,治軍用兵令孤驚歎,治理地方令孤擔憂。到了新城後,子仲可替孤多費心。”
劉備心底還有句話沒說。
那就是:缺錢缺糧你直接跟孤講啊,新城重郡,百廢待興又缺民少財,孤難道還會不撥付錢糧嗎?你在新城郡強撐作甚?
劉備不知道的是。
劉封自覺荊益疲敝不想讓劉備為難,又是第一次當太守想要乾出一番成績來,故而不願伸手向劉備要錢要糧。
這次伸手向劉備要糜威,也是深感新城郡缺乏精通商貿的人才影響了掠奪南鄉郡豪族財富的計劃,且又恰巧聽聞糜竺來了江陵。
假如糜竺沒來江陵,劉封也不會向劉備要糜威。
最多會讓韓重回江陵城,偷偷挖幾個精通商貿的人才來新城郡入職。
隻要鋤頭揮得好,人才不難找。
數日後。
糜竺跟田忠一並返回了新城郡。
得知劉備同意了讓糜威來新城郡當少府,且在糜威來之前糜竺會暫代少府,劉封這心中的喜悅都快飄到頭頂了。
不論是糜芳還是糜威,論商貿上的經驗理論,加起來都不及糜竺。
再看劉備的回信,劉封的笑容更是不加掩飾。
劉備的信中隻有簡單八個字:缺錢糧了,就跟孤講。
這簡直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來自於劉備的偏愛啊!
“子仲公能親自來新城相助,晚輩不勝榮幸。府中已備酒宴,為子仲公接風洗塵。”
劉封熱情的迎糜竺入城。
又喚來鄧範、虞翻、樊成、韓重、杜普,以及鄧輔等房陵豪族大姓、長者、名仕作陪。
劉封賣人情給糜竺的事,眾人是不知道的。
眾人知道的是:劉備竟然讓安漢將軍糜竺親自來新城郡給劉封暫代少府一職,且今後還會讓長子糜威來長期擔任少府。
這意味著:劉備對劉封很器重,對新城郡也非常的重視,想升遷想進步,那就得多努力了。
鄧輔更是直接在酒宴上表態,稱:為了新城郡的發展壯大,要獻財以充新城府庫。
對此。
劉封也隻是稱“今日乃私宴,不談公事”,婉拒了鄧輔的獻財。
然而在次日。
酒宴上的事就不知道被誰給傳了出去,一時之間在新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甚至於。
有豪族大戶主動請求將家中“餘財”存入劉封的錢行中,但都被劉封給婉拒了。
劉封不想對新城郡竭澤而漁。
既然糜竺來了,那麼針對南鄉郡豪族的財富掠奪計劃也就能順利推進了。
有糜竺的名頭。
連豪商都不用偽裝了。
昔日東海巨賈、如今漢中王麾下安漢將軍,深諳商貿之術又有蜀錦渠道且地位超然,想走私點蜀錦去南鄉郡,這是很合理的。
糜竺又指出了劉封空手套白狼掠奪計劃的弊端,若是掠奪太狠了,今後南鄉郡豪族會因厭惡劉封而心向曹魏。
糜竺又給劉封製定了新的方案,且傳信讓糜威來的時候運一批蜀錦入新城郡,要在新城郡和南鄉郡之間打開蜀錦的銷售渠道。
有糜竺這個專業人士在,劉封也就不賣弄那半灌水的商貿之術了。
正如糜竺所言:這南鄉郡的豪族也不是傻子,騙一次還行,騙第二次就騙不到了,上當受騙了肯定也會怨恨劉封而心向曹魏。
萬一這今後決定討伐南鄉郡時,南鄉郡豪族全都站在對立麵上,那劉封的討伐難度就會成倍增加。
故而。
糜竺怎麼說,劉封就怎麼做。
主打一個:聽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