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魏狗尚未完成合圍,若有要撤回第二營的,可以站出來,我絕不阻攔!”跟著劉封的時間久了。
寇安國這喊話壯士氣的水平也與日俱增。
劉封的軍士本就悍勇,被寇安國的話一激,眾軍士的士氣更盛。
“又不是沒殺過魏狗,我又豈會畏懼魏狗?”
“寇校尉何故小覷我等,我手頭殺的魏狗也有好幾個了,又何懼山下的魏狗。”
“我等受燕王殿下的厚恩,正愁無以為報,今日就多殺幾個魏狗,為燕王殿下賀喜。”
“魏狗也非刀槍不入,我一刀砍下去,也得給我倒下,有何可懼!”
“燕王殿下曾有言:狹路相逢勇者勝!區區魏狗,有何可懼!”
“.”
一時之間,群聲激蕩,士氣如虹。
寇安國大笑,遂將軍士分為三部。
一部交給都尉羋突通,一部交給都尉北史那,一部由寇安國親率。
“兵法有雲: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就讓魏狗見識我等厲害!”
寇安國大呼一聲,山頭的一千漢軍迅速分開,各就各位。
第一營的交鋒,也引起了第二營李輔和鄧賢的覺察。
鄧賢聞訊就要引兵去救。
李輔攔住道:“第二營糧草甚多,不可輕動,小心魏狗設伏。”
劉封在城外五營中儲存的糧食數目是不同的。
臨近張郃的第一營,隻有兩日乾糧。
並非是劉封不願意多提供糧食給第一營,而是劉封很清楚第一營是守不住的。
與其將糧草留給張郃,不如給第一營更強的機動性。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
不論勝敗,兩日內第一營都會撤回第二營。
相較於第一營,第二營的糧食就多了。
第二營留了兩千人五日的糧食,這是第一營能安然撤退的保障。
若是第二營堅持到糧儘,就會撤回第三營。
第三營的糧食又比第二營更多,足夠三千人吃上七日。
若是第三營堅持到糧儘,又會撤回第四營。
第四營的糧食又比第三營更多,足夠四千人吃上十日。
倘若第四營堅持到糧儘,就會撤回到王平的第五營。
第五營的糧食,足夠五千人吃上二十日。
如此部署,旨在於拖。
更有田忌賽馬之意。
在張郃軍的士氣最盛時用最少的兵力去廝殺,廝殺不過就跑路。
張郃軍的士氣會在拔寨的過程中不斷被消耗,而劉封軍的士氣會因人數不斷疊加而逐漸高漲。
此長彼消,就能形成士氣上的優勢。
讓本就遠來疲敝的張郃軍,陷入士氣不斷被消耗的低迷狀態。
諸營的任務,劉封在委派諸校尉前就仔細叮囑。
包括張郃到了第一營可能會采取哪些方式來攻寨,劉封都一一向眾將分析過。
就概率而言。
第一營由劉封親自駐守才是最穩妥的。
不論是劉封的勇武還是智計,都不是寇安國能比的。
一方麵是眾將校極力勸阻不肯讓劉封涉險,一方麵是劉封也存有磨礪寇安國以及眾將校的用意。
隨著劉封的地位越來越高以及執掌的權柄越來越大,親臨前線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
若麾下能獨當一麵的將校太少,劉封的用兵和調度也會變得不夠協調。
因此。
在仔細權衡後,劉封最終選擇了坐守丹水城,將城外五營分給麾下將校。
又將最危險的第一營交給了寇安國。
除了寇安國是主動請命外,更有寇安國姓寇的原因在。
劉封將原宗族弟都派到了最危險的位置,其餘將士又怎會不儘心?
在李輔的提醒下,鄧賢穩住了要匆匆去救第一營的想法。
兩人合計後。
決定先看寇安國的應對。
如果寇安國選擇退守第二營,就立即前往接應。
如果寇安國能夠堅守,那就按照原計劃的時間點去接應。
第二營的按兵不動,讓山下埋伏的郭淮心中犯疑。
“奇怪。劉封設雙營是為了互守,以其用人之能,應該也不會用有私怨的守將。如今前寨被攻,後寨竟然按兵不動?是另有打算,還是篤定前寨能守?”
猜不到緣由。
郭淮一麵派人去將戰況告知張郃,一麵又派斥候去深入打探。
對於楊秋斷定“劉封分到丹水城的兵馬不足五千,以及這兩個山頭的漢兵不會超過千人”,郭淮是不認可的。
郭淮一開始的判斷就是“沿水山頭甚多,也可能不止兩座營寨”,隻因斥候無法深入而不能探得虛實。
此刻有伏兵在此,郭淮也能讓斥候更深入的探查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
郭淮的疑慮更甚了。
不僅僅有劉封第二營按兵不動,還有楊秋沒能拿下劉封第一營的原因。
雖然內心鄙夷楊秋的出身和無禮,但郭淮也是知道楊秋的本事的,狂人有狂人的資本,楊秋靠著心狠敢拚才有如今的地位。
郭淮也沒有因為楊秋的無禮就去嘲諷楊秋,而再次派人去尋張郃,傳達心中的疑慮和猜想。
信使離開不久。
派出去的斥候匆匆返回,肩膀上還挨了一箭。
郭淮心頭冒出不好的預感。
“護軍,此山頭後,也有漢軍的營寨,同樣依山險而立,路口設有暗哨,我等來不及反應,死了兩個,就我逃回來了!”
斥候又驚又懼。
眨眼的瞬間,兩個同伴就被射殺。
郭淮臉色一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傳令,急攻漢軍前寨!”
副將聞言驚道:“護軍,我們現在去攻漢軍前寨,會惹惱冠軍將軍的。”
郭淮銳眼一瞪:“那不是你該關心的事,執行軍令!”
嗬斥間。
郭淮又看向了劉封的第二營,眼神深邃不知道在想什麼。
片刻後。
郭淮又下達了一個軍令:豎起大旗、敲響鼓聲。
魏軍的旗號和鼓聲,也驚動了第二營的李輔和鄧賢。
鄧賢心中驚駭:“竟然真的有埋伏!若非李校尉你提醒,我必中魏狗奸計!”
李輔的臉色卻變得難看:“彆高興太早了,魏狗是故意的!若我猜得沒錯,魏狗這是要去打第一營了!不能再等了,你留守大營,我去接應第一營!”
鄧賢疑惑:“李校尉,眼下即將入夜,魏狗應該是撤兵回營了,你會不會多心了。”
李輔蹙緊了眉頭:“入了夜,就更麻煩了!為防意外,再派兩路信使,一路去第三營,一路回丹水城。”
鄧賢欲言又止,隨即按下了心中的疑惑。
雖然都是校尉,但第二營是以李輔為主的,鄧賢這個校尉當初是靠著孟達的外甥才升上來的,跟李輔完全不能比。
李輔的調兵,並未瞞過郭淮的探子。
郭淮沒有改變軍令,依舊令麾下眾軍去協助楊秋攻打劉封的第一營。
見到郭淮到來,楊秋瞬間怒了。
“郭護軍,你這是何意!”
看著楊秋氣急敗壞的模樣,郭淮也猜到了楊秋攻寨的不順。
不過郭淮沒有給楊秋爭吵,隻是淡淡的開口:“我派了三個斥候,死了兩個,逃回來一個。斥候探得漢軍還有第三營,楊將軍,你應該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楊秋怒氣瞬間凝滯。
兩千精卒攻寨卻半點便宜占不到,郭淮又說漢軍還有第三營。
這意味著,漢軍的人數遠超楊秋的預估!
隻是看到郭淮那仿佛一切都在料算的模樣,楊秋又氣不打一處來:“有第三營又如何?再給我一天時間,我定能拿下此寨!讓你的兵退下,不要跟我搶功!”
見楊秋明知故犯,郭淮眼神一沉,語氣也變得不善:“楊將軍,不要因私非公!此乃漢軍拖延之計,此寨今夜必須拿下!哪還有時間讓你再攻一日!”
楊秋大怒:“郭淮,你一個小小的征羌護軍,怎敢教我用兵?”
郭淮的眼神更陰沉了。
就在此時。
傳令兵策馬而來,持令高呼:“左將軍有令,征羌護軍郭淮,冠軍將軍楊秋,並力攻寨,今夜若不能破寨,皆罰!”
楊秋更氣。
看郭淮這模樣,必定是提前派人知會了張郃。
“郭淮,不要以為左將軍偏信你,你就可以在我麵前猖狂了,待破了此寨,我再跟你論!”楊秋忿忿離開。
雖然很不滿郭淮來搶功,但楊秋也不敢違背張郃的軍令。
山頭。
羋突通派人來報:“校尉,第二營下山了。”
寇安國不由心驚。
第二營提前下山,意味著山下出現了寇安國不知道的意外,而李輔斷定必須下山來接應。
看著山下沒打算退兵的魏軍,寇安國也隱隱猜到了魏軍的意圖。
“該死!竟連一日都守不住嗎?我愧對殿下的栽培!”
寇安國將長矛狠狠的往地上一杵,這種不能完美達成劉封計劃的屈辱,讓寇安國感到十分的憋屈!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寇安國平複內心的焦躁,想到了劉封往日的教導:用兵不能感情用事,該撤的時候不能遲疑。
“傳令,撤往第二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