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以曹爽為四方督巡,巡查各處關津隘口。
一應調度安排,倒也謹慎周全。
似乎是為了曹叡那句“遮掩”的許諾,夏侯楙倒也沒有耽誤,當日就直奔武關。
長安到武關雖有四百餘裡且又多山路難行,但曹魏的驛傳係統發達,即便是長安到洛陽七百裡路的緊急文書快的時候都隻需二日。
長安到武關需要的時間更短,夏侯楙剛到嶢關,征調張郃的調令就已經送到了武關。
“沒想到漢軍在隴右竟如此猖獗?”
看著曹叡的調令,張郃不由蹙眉。
隴右的漢軍明顯隻是偏軍,結果一支偏軍卻打出了主力的聲勢,連遠在武關的張郃都得調去增援隴右。
這樣的結果,讓張郃感到不太真實。
“將軍不可遲疑,殿下已在長安整軍,就等將軍前往了。”信使催促。
張郃蹙眉問道:“安西將軍何時能到?”
信使搖頭:“小人不知,殿下擔心耽誤了時辰,就令小人先行快馬來送調令。”
張郃更是眉頭緊蹙。
偏將王衝近前道:“隴右事急,又是太子親自書寫的調令,將軍不可耽誤了。
眼下張飛已經不在南鄉,且又有消息稱劉備在宛城祭天,想必劉備誌在奪取宛城,無心武關。
有末將在,縱使安西將軍在路上耽誤,武關也定不會有失。”
張郃生性謹慎,並未因張飛離開南鄉、劉備宛城祭天而放鬆警惕,叮囑道:“劉備此人極其善謀,昔日在漢中時,劉備就曾親自翻越米倉山繞道陽平關後方,突襲斬了夏侯征西。
倘若劉備故技重施,見不能奪取宛城,回身來取武關,效仿漢高祖突襲長安,則潼關以西皆不屬於陛下了。
你要記住,武關若失,你前程儘毀,我也保不住你;你若能守住武關,我定不會虧待於你。”
王衝凜然,抱拳信誓:“將軍之恩,末將銘記在心,末將定不會讓武關有失!”
張郃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仔細叮囑了眾裨將後,這才強按內心的擔憂,策馬直奔長安。
到了中途。
張郃遇到了姍姍來遲的夏侯楙。
見夏侯楙竟還帶了美妾同行,張郃更擔憂了。
你是來換防的,還是來享樂的?
雖然對夏侯楙好養美妾早有耳聞,但張郃也沒想到夏侯楙竟然會將美妾帶往武關。
考慮到夏侯楙的身份,張郃隻是例行向夏侯楙述說了武關的詳情,並未當麵質疑夏侯楙帶美妾前往武關的做法。
而是等到了長安後,才向曹叡提出擔憂。
“左將軍無需擔心,孤會派人告誡安西將軍的。”曹叡彆開了這個話題。
“征西將軍前往月支城平叛,尚未有消息傳回;而昨日又有郭刺史求援文書送到長安,稱諸葛亮有大軍在略陽集結,又強攻上邽。
郭刺史準備棄守上邽,退保臨渭和陳倉,還請左將軍速往隴右主持戰事。”
曹叡語氣凝重,隴右的局勢一天比一天嚴重,已經容不得曹叡再去分心夏侯楙帶美妾去武關的事了。
張郃也沒想到,僅僅幾日時間,郭淮就準備棄守上邽退守臨渭了。
若臨渭再丟,整個隴右都將被漢軍控製。
到那時,即便張郃親自去了也難奪隴右。
“殿下勿憂,我這就前往增援,絕不會讓隴右有失。”張郃凝聲領命。
長安城外。
一萬步騎嚴陣以待。
楊秋、費曜等人引了一萬步騎為先鋒;曹真又引了一萬步騎去安定平叛;長安附近的重要關津隘口也需要駐兵。
將這一萬步騎分給張郃後,曹叡在長安就隻剩五千人了。
換而言之。
若張郃也攻不破街亭,亦或者曹真不能儘快平定安定叛亂與張郃、楊秋合兵入隴右,曹叡在長安也就束手無策了。
“希望左將軍此去,能突破街亭封鎖兵入隴右,否則讓諸葛亮完成斷隴之計,涼州也不複朝廷所有了。”
曹叡暗暗一歎。
想到諸葛亮,曹叡又想到了劉禪,內心不由又生出幾分羨慕和嫉妒。
看看劉禪,生母沒有被劉備賜死,自小受到劉備嗬護,即便是外人詬病的養子劉封都對劉禪嗬護有加。
這就算了,竟然還有個諸葛亮來幫助劉禪建立功業樹立軍威。
論才能,曹叡自認為比劉禪強;論氣運,曹叡卻深感不如劉禪。
明明隻是一個庸才,卻偏偏有眾多能人誌士去扶持,更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人越是缺什麼,就越是羨慕什麼,哪怕曹叡自小比劉禪擁有的更多。
“哼!待我真正當了太子,今後定要將你生擒。”
曹叡不屑的冷哼一聲。
以目前的隴右局勢,想生擒劉禪肯定是辦不到了,曹叡將擒劉禪的野望也按捺在心底。
在調走張郃後,曹叡又將精力放在了安撫關中諸縣士民上。
這個時候,關中不能再出現有地方豪強或大盜響應漢軍的意外。
否則。
一麵要派兵抵擋諸葛亮,一麵又要平叛,這不僅僅是對關中軍力的挑戰,也是對曹叡這個大魏太子的質疑。
大魏太子都來長安督戰了,竟然還有豪強大盜響應漢軍,曹丕及洛陽君臣也會質疑曹叡的能力。
而在宛城外。
隴右的最新軍報也經襄陽的關羽送到了劉備手中。
“太子在隴右立足了,真是天助大漢啊!”
隴右最近幾次傳來的軍報,都是好消息。
如隴西郡歸降;
如涼州刺史孟建與諸葛亮相約互不進犯;
如曹魏先鋒被擋在街亭外;
如諸葛亮兵向略陽;
等等。
這些情報綜合在一起,就意味著劉禪這一部兵馬在隴右已經立足了。
接下來隻需要憑借隴山地利,成功阻擋曹魏在關中大軍的反撲,就能徹底的將隴右收複。
一旦成功斷隴且讓隴右士民都歸心大漢,收複涼州也就指日可待。
屆時。
諸葛亮隆中對中西和諸戎的戰略意圖也就真正達成了。
西川最值錢的戰略物資“蜀錦”,也能通過涼州往銷西域。
這可是軍費的最佳來源啊!
有了軍費,劉備府庫充盈了,就能自豪強手中購買大量的糧食。
益州和荊州不夠,可以去揚州。
哪怕曹魏封鎖了商路,也可以通過江東的豪族中轉交易。
頂多是給江東的豪族讓點利罷了。
蜀錦又是個消耗品,壞了就得重新買,這可是源源不斷的軍費!
截至目前。
劉封奇襲關中的戰略意圖,基本上前置條件都達到了。
劉封甚至都不用再派人去武關打探情報,都能推測出張郃必會離開武關!
除非曹真願意放棄隴右!
由於長安隔得太遠,不論是劉備劉封還是劉禪諸葛亮,都不知道如今在長安督軍的是曹丕新任命的太子曹叡。
不過。
不論是曹真還是曹叡,結果都是一樣的。
除非願意放棄隴右,否則武關的張郃必會調離。
仔細思考後。
劉封向請命道:“父皇,奇襲關中的計劃可以開始了,派人去江陵,暗調尚書令入南鄉吧。”
劉備微微驚訝:“你要調孝直入南鄉?朕還以為你會獨自前往。”
劉封輕笑:“兒臣並非關中人,也未曾去過關中,若僅僅依靠地圖和向導,即便僥幸奪了武關也未必能奪下武關後方的關卡。
尤其是長安以南的嶢關,那可是比武關更難攻破,若無深諳關中地理又多謀善斷的尚書令同往,兒臣也沒自信奪下關中。
雖然兒臣與尚書令曾有矛盾,但以尚書令之器量,想必也不會埋怨兒臣。
當然,也請父皇能替兒臣美言幾句,將相和睦,方可無往而不利。”
劉備不由笑罵:“你啊,平日裡不與孝直友善,要用到孝直的時候卻讓朕去美言。”
劉封笑而不語。
本就已經跟諸葛亮友善了,若再與法正友善,旁人就得懷疑劉封的用心了。
你一個燕王,不僅在軍中有威望,還刻意去結交朝中大臣,意欲何為啊?
雖然劉備不懷疑劉封,但劉封也不想給人留下構陷中傷的機會。
由劉備暗調法正入南鄉與劉封同往關中,劉封和法正隻是在聽命行事,而非劉封與法正有私交。
頓了頓。
劉備的語氣中又多了幾分關切:“自武關到長安一路山險路難,即便沒有張郃在,想走武關取關中也非易事。
吾兒此去,諸事都要謹慎,若關中能取則取,若不能取,可退回南鄉,再覓良機。
北伐中原,也不在於一時,切不可讓朕再有痛失鳳雛之痛。”
劉備這話並非是虛言,而是真的不希望劉封在奇襲關中途中遇到危險。
也讓劉備下意識的想到了昔日攻取西川時龐統意外殞命的過往。
戰場上,流矢無情,刀劍無眼,能不能活命,有時候更偏重於:運氣。
劉封心中感動,拱手誓言:“父皇勿憂,兒臣此去,定能在長安與太子一道,親迎父皇還於舊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