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曹叡出逃,漢軍攻破長安城(6k)_三國:我不是劉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191章 曹叡出逃,漢軍攻破長安城(6k)

第191章 曹叡出逃,漢軍攻破長安城(6k)(2 / 2)

若爾等願開城門,孤保爾等官爵如舊,田宅不失。

若爾等執迷不悟,欲為曹逆殉葬,破城之日,必屠爾等,祭祀於高祖陵前。”

劉封身後。

漢軍聲如雷鳴,齊聲大呼“速降”!

呼聲響過,城頭的曹魏官吏將士,更是心驚莫名。

與此同時。

西門的王平李平,北門的魏延孟達,也在高呼勸降。

或是稱“隴右已平,涼州已降”;或是稱“張郃折戟,郭淮潰奔”;或是稱“曹真吐血,重傷而逃”。

或真或假,真假參雜。

怎麼唬人怎麼來!

而到了夜晚。

又有大量火把自往城下聚集,仿佛有源源不斷的漢兵正往長安城而來。

一如昔日董卓詐洛陽一般,偽造聲勢。

為了讓聲勢更真。

劉封又征調了長安周圍響應的豪強,讓豪強們帶著人也混在軍中呐喊助威。

尤其是夜晚。

長安城外,漫山遍野的火把,仿佛真應了劉封討曹檄文中“十萬大軍臨長安”。

“殿下,長安事急,速往潼關了。”城內,鐘繇再次力勸。

曹叡握緊了拳頭,眉頭緊蹙,牙關緊咬,顯然不願就此接受失敗:“左將軍和征西將軍尚未返回,不如再等等。”

鐘繇歎道:“若左將軍和征西將軍能回,早就回了。

我知殿下懷疑劉封在虛張聲勢,我也能猜到,夜間城外的火把並非劉封的兵馬,必是劉封召集了長安周圍的民夫以壯聲威。

而可若非左將軍和征西將軍兵敗,長安周圍的民夫又怎敢響應劉封?劉封又怎敢讓一群民夫混在軍中?

殿下,眼下關中之事已不可逆,可速往潼關,以保太子之位。”

見曹叡沉默,鐘繇又道:“關中之地,向來不是大魏的立業之基,隻要河北、河南七州尚在,中原富饒之地都為太子掌控,

縱使劉備得了一個殘破的雍涼,又能如何?不過是僥幸占了幾分優勢,苟延殘喘罷了。

大魏富饒,即便輸上十場也不會傷筋動骨;偽漢衰弱,隻要輸了一場就沒了北上之能。

殿下萬不可因一葉而障目,不見泰山之巍峨啊。”

鐘繇善言規勸。

如鐘繇所言。

曹操自打天下起,就沒以雍涼為基本盤。

吞滅江北群雄後,曹操的基本盤就在青冀幽並兗豫徐七州。

若非赤壁之敗後無力奪取荊揚,曹操甚至都不屑於對雍涼用兵。

對雍涼用兵也是想南下漢中,奪取西川,好在荊揚上方演練水軍,形成順流而下滅荊楚之勢。

即便曹操得了雍涼,這些年在雍涼光平叛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軍力。

並未真正掌控雍涼。

這也是劉封這次能奪取關中的客觀條件之一。

假使曹魏經營關中多年且士民臣服,彆說奪關中了,劉封連武關都進不了。

而諸葛亮一方也會如史載一般,屢屢北伐都隻能以撤兵告終。

就如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眼下這個時代,民更側重於士族豪強,民心更多指的士族豪強是否支持。

雍涼之地不服者多,但青冀幽並兗豫徐七州支持的卻不少。

這也得益於曹丕當前實施的九品中正製,將資源分得比較均勻,保證了曹魏的基本盤依舊還在。

至於劉備複漢。

那等於是去搶北方七州既得利益者的資源,又豈會因為劉備喊一聲“光複漢室”就簞食壺漿相迎?

除非:劉備也承認九品中正製下,北方士族豪強的既得利益。

可如此一來,劉備陣營的士族豪強們就不樂意了。

感情我們出錢出力出兵出糧,結果打下了北方還得喝北方士族豪強的湯?

那我乾嘛還要打?

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

鐘繇活了一把年紀,又本身是潁川大族出身,對其中的門道看得很清楚。

故而。

鐘繇在得知武關被破後,側重的就不是怎麼保住關中,而是怎麼保住曹叡的太子位。

現在亦是如此。

讓曹叡速速撤離長安前往潼關,才是緊要之事。

曹叡在,一切都在。

曹叡死,一切皆休。

至少對於當前局勢而言,如鐘繇等北方大族,是不希望曹魏政權二世而亡的。

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繩子斷了,都得掉火坑被燒死!

左右文武,亦是苦勸。

鐘繇想的是:要保住曹叡。

左右文武想的是:趕緊帶上我們一起逃命吧!

人心雖不同,但目標一致。

良久。

曹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放棄了掙紮。

如今長安城內都不足五千人,又士氣低迷,也無猛將壯膽。

曹叡真要堅持不降,受不了壓力的其餘文武未必就肯陪著曹叡一起死。

昔日呂布被圍下邳,若是沒有侯成、宋憲和魏續等人生擒陳宮和高順率領部眾向曹操投降,曹操破不了下邳。

曹操破鄴城也是如此,若無審配的侄子審榮為鄴城東門校尉時偷開城門,曹操破不了鄴城。

指望勢窮的時候,文武都能陪著曹叡一起死?

這是沒道理的。

就劉封目前在關中及長安城外營造的聲勢,城內的文武還沒生擒曹叡而是苦勸曹叡撤往潼關,已經稱得上是“忠臣良心”了。

真要惹急了。

那大不了也就是背負惡名,生擒曹叡換取富貴。

“今夜突圍,撤往潼關。”

曹叡下達了這個命令後,隻感覺渾身氣力都被抽空了一般。

而左右文武皆是狂歡不已,紛紛自去準備突圍事宜。

“今日之辱,來日孤若登臨大統,必要十倍償還!”曹叡暗暗發誓,眼中也閃過狠意。

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非凡事。

是夜。

曹叡點起了城內兵馬,又派力士抬上有腿疾的鐘繇,夜開東門,準備沿著渭水前往潼關。

長安至潼關三百餘裡,想要突圍就不能攜帶太多的糧草輜重,需要帶上乾糧飲水輕裝間行。

曹叡也不是養尊處優的紈絝公子,同樣披甲策馬持槍背弓,也有幾分凜威。

能被曹操稱讚的長孫,自然也非常人能比。

與此同時。

曹叡又派人在城內放火,焚糧倉、毀武庫,縱棄長安,亦不留寸縷資敵。

比起昔日的劉璋,曹叡繼承了曹操的狠辣,心更狠也更果斷!

“必是曹叡要逃了!”

劉封當機立斷,一麵令人再去城下勸降,一麵親引兩千步騎追擊曹叡。

圍三闕一除了讓城內敵軍不死戰外,也是為了製造在城外伏擊敵軍或追擊敵軍的機會。

“是漢軍追來了!”

一名魏軍小校驚呼,隨後扭頭就跑。

曹叡亦是臉色大變,顧不得後軍有沒有跟上,拔馬就走。

夜月微明。

火光照耀下的魏軍,儘是惶惶而奔的臉色。

由於劉封引兵追殺,曹叡自長安調出的兵馬大半都被衝散。

看著身後緊追不舍的漢軍,曹叡更是心惶惶,就連有腿疾的鐘繇也由被力士抬著走而改成騎馬而奔了。

而身後。

依舊是一聲聲“曹叡休走”的喝喊聲。

顯然。

劉封並不打算放過曹叡。

鐘繇先謀曹叡生路的原因,跟劉封要追殺曹叡的原因,本質也是相同的。

曹叡是曹丕幾個兒子中最有皇帝才能的一個。

若曹叡死了,沒了合格繼承人的曹魏也就成了空架子了。

曹丕為了替能力不足的兒子掃清障礙,必會玩一些非常規抽象操作。

如此一來,又應了那句:友商都是XX。

“殿下,速換盔袍!”

眼見天快亮了,都沒能擺脫劉封的追殺,鐘繇當機立斷,讓曹叡將盔袍給一親衛裨將走主路,曹叡則帶上鐘繇等親信走小路迂回去潼關。

親衛裨將也是忠臣,直接也不跑了,竟然直接依道設伏!

待得劉封追兵到來,這裨將更是大喝一聲:“大魏太子曹叡在此,誰敢與孤決一死戰!”

見“曹叡”求戰,眾人皆是看向了為首的劉封。

劉封眯眼眺望前方的“曹叡”,又眺望“曹叡”左右,不由蹙了蹙眉頭。

但也隻過了幾個呼吸,劉封就直接取箭,將前方假冒“曹叡”的裨將射殺。

餘眾大驚。

這劇本不對啊!

哪怕殿下是假的,難道不應該上前單挑給個體麵嗎?

“留幾個活口!”

冷冽的聲音響起,顯然劉封並不相信眼前自稱“曹叡”的就是真曹叡。

真要有死戰之心,又何必棄城而走?

邏輯上就不對。

果然。

這一審問,才知道曹叡已經走小路而逃了。

偏將魯灼進言:“殿下,小路崎嶇,暗箭難防,若有不慎,悔之晚矣。不如末將前往追敵,殿下先返回長安。”

劉封沉吟。

若是繼續追擊,且不提潼關是否會有人接應,萬一張郃曹真又斜刺裡殺出,那就不美了。

魯灼是昔日跟著劉封在荊州雪中奮兵的年輕將領,也是劉封要重點培養的。

若因貪功而折了魯灼,對劉封也是一大損失。

眼下關中大局將定,劉封也不想再生意外。

片刻後,劉封策馬回身:“曹叡隻有數人,想要藏身極為容易。諸將士追了一夜,也都疲乏了。不用貪功,同返長安。”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春欲沉淪 佞臣他白日冷臉,夜晚爬榻偷親她 剜目斷掌慘死後,我攜權臣亂皇朝 教育的追夢人 抄家後,她賺瘋!權臣跪著求入贅 八零小作精,換嫁大院就躺贏! 萬神鼎 重生八零,帶崽離婚再高嫁 死期將至,我離婚你還發瘋? 穿成替身女配,禁欲大佬瘋狂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