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卻忘記了一件事,九十年代末期,國內還不是計算機的主流時代。
能用得起計算機的人是少數,更甚者很多人都把計算機當成了遊戲機來使用,又怎麼會把計算機當成主要的辦公用品呢?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麼個大疙瘩貴不說,怎麼看都不如貨真價實寫在紙上的東西來的靠譜。
於是他們開發的辦公軟件很快就迎來了無人問津的局麵。
你讓人家用你的辦公軟件,總得讓人家有電腦吧?
讓人家用電腦,總得讓人家會用電腦吧?
人家會都不會用,憑什麼買電腦?
要知道這時候高考開放了才不過十幾年,國內不管是私企還是國企,領導層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
上了年紀就意味著不能及時接受新鮮事物。
計算機這一新興事物才出現了多少年?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曆史長河中,誰知道計算機是不是滄海一粟?
麵對這一現實,任誌勇想既然如此,那就改變策略,去開發一款遊戲迎合市場。
但眾小夥伴現在已經徹底扛不住了,他們紛紛選擇退出。
可是他們卻又不甘心在辦公軟件上幾年的投入如此付之東流。
最後幾人聯手,找了不少關係,最終背著任誌勇把辦公軟件賣給了一家大型科技公司。
被背刺了一刀的任誌勇,也曾想奪回自己的心血。
但當初他十分相信這些小夥伴,覺得他們肯來和他一起做事,絕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所以他和這些人隻簽署了利潤分配的相關文件,並沒有簽署技術所有權的文件。
這就導致了事後任誌勇沒有辦法拿回那個軟件,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家公司的勝利嘴臉。
因為人家的使用是合法合規的。
任誌勇至今都記得,對簿公堂後,幾個小夥伴對他如何貶低的。
“軟件的成功可離不開我們大家,你起了個什麼作用?”
“大家跟著你這幾年什麼發展都沒有,真當那個軟件的開發全是你一個人的功勞?”
“你算個什麼,沒我們幫忙你能做得出來?”
聽聞這些話後任誌勇內心苦澀不已,這說明這些人並沒有看看他們賣掉的究竟是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