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其實不應該先敬本王,此乃本王為李將軍準備的接風宴,也是壓驚宴,李將軍少年英姿,此前潼關之戰大捷,全賴李將軍施為。”
“瑤月姑娘,你應該敬李將軍一杯才是。”
範瑤月一聽潼關之戰的英雄在這裡,頓時眼前一亮。
“那奴家確實要敬上一杯,李將軍英雄蓋世,救萬民於水火,奴家替天下百姓謝過李將軍,願將軍馬上博得場場勝,驅逐北虜身無殤。”
李如璋推辭道
“多謝瑤月姑娘美意,至於什麼英雄蓋世,莫要這般說,李某受之有愧,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潼關之戰,能夠取勝,非是李某一人之功,全賴將士用命,拚死力戰,才能取勝。”
“此戰……陣亡將士無數,李某肩項單薄,哪能承其之重,又豈敢貪天之功。”
李如璋回憶起當初那一戰,觸景生情不由得變得感傷。
場麵氣氛一下變得沉重,
隻有範瑤月聽李如璋這樣說,眸子裡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彩,
最終旁邊有人打斷這種壓抑的氣氛,稱酒宴不因再提這種傷感之事。
並提議,有酒無詩,不成宴。
提議每人賦詩一首,眾人進行評判,眾人儘皆叫好,唯獨被陳王否了,原因是陳王殿下考慮李如璋不擅此道,不願意李如璋被冷落。
然而,陳王殿下對李如璋的偏袒,卻引起了其他人不滿和妒忌。
這時有人跳出來表示,既然李如璋有同進士身份在身,以後說不得也要轉入文官這邊,入朝為官。
到那個時候,要是再不會吟詩作賦,又如何應對官場交際?
陳王殿下此時看似在袒護李如璋,其實是害了他。
陳王殿下一聽,好像也是有幾分道理,便以目光示意詢問李如璋。
李如璋本來還覺得有什麼,本打算開口推辭,因為他的確不擅長此道。
而且,他從心底裡來說,有些排斥這種所謂的官場文化,
倒不是說詩詞之道不可取,畢竟,詩詞歌賦,也是文化瑰寶,曆史傳承的一部分。
隻是如今,朝政凋敝,百姓困苦,整個嵩國風雨飄搖,與其鑽研這些,不如,厲兵秣馬,掃除弊病,
待天下太平,再大行其樂也不遲。
何必現在便要追捧此道?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偏偏有人揪著李如璋不放,旁邊另外一人,以為李如璋遲疑便是露怯。
便嘲諷李如璋雖有同進士之名,卻好像名不副實,若是不擅長此道,可由他們率先起頭,給李如璋打個樣。
若還是不會,儘可罰酒三杯,便可越過此間。
一邊說一邊搖頭晃腦拈須譏諷,還一臉蔑視的表情看著李如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