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卜卜。”
擦完口水的兒子雙手忽扇著撲過來,一個屁股拍一下,肉乎乎的。
馬林檢查下他們的牙,“男孩說話就是晚,這老大都一歲了吐字還不清楚。”
老太太抱起一個,“一歲走路多穩當,你要求那麼高。”
何富英拿著輔食過來喂,大新小新坐小炕上激動地拍腿,“這倆多省心,如果想要女兒就再生兩個?”
馬林撓撓頭,關外71年就實行計劃生育,工業化體係成熟職工多,所以積極響應政策,78年以後執行的非常嚴格。
機關單位很多人因此受到處分,調離。
“為了閨女,可能我要再出趟國。”
“啥?你又有任務?彆去了,這倆就夠夠的了,我這一天就忙活他倆了。”
馬林接過輔食的碗喂兒子,“這次任務估計也不好推,但是我要提前要好處。等靠要是沒法出頭的,為了將來躺平,隻能年輕時候奮鬥啊。”
大新抓住勺子往自己嘴裡塞,小新湊過去也要吃,“兒子,彆搶,咱家的東西都是爸爸的。”
何富英捶了馬林兩下,“一天天說話沒個正溜兒。”
喂完倆兒子,放在找人訂做的木頭護欄裡,不超過兩分鐘,因為搶一個玩具打起來。
馬林不管他們吵架,摸摸身邊三花,現在貓太多了,可惜不能給貓做絕育。不對,有空間啊,馬林看著三花嘿嘿一笑,“你彆生了。”(養貓的記住不要讓貓頻繁生育,有個彆無良貓販子,一年讓貓生育四、五次。)
奶牛貓這一段在家裡吃完飯就跑出去,認準葡萄架下馬林的躺椅,每次被趕走也要死皮賴臉刷簽到。
“割蛋蛋吧。”馬林話音剛落,奶牛貓幾個縱身跳到牆邊的缸蓋上,又跳到牆頭跑了。
在躺椅上看著葡萄架葉子間隙裡的陽光,跟何富英說生女兒隻是找個理由。去毛熊國估計推不掉,隻要在華國這片土地上,他就要響應祖國的召喚。
為國爭光殺敵他願意,但是不想成為彆人的武器,這是兩個概念,和當前的講集體講奉獻有衝突。
我願意為了祖國付出所有,而不是彆人打著各種旗號逼他為國出征。
這種人跟網絡聖母活佛一樣,張嘴閉嘴你應該怎麼樣,大道理一套一套,他們自身都卻不願意為彆人付出一點。
有人說馬林霸道蠻橫不講理,睚眥必報,心胸狹隘。這就對了,證明那些人沒從你身上占到便宜,反而吃了虧。
如果馬林身上沒有這種特質,馬紅梅也就是個臨時工,馬林還是副科長。
這房子和他也無關。
耍寶、喊口號、扣帽子、不講理、動刀子,都是手段,最終是打造馬林不好惹的人設,能避免七成的試探和麻煩。
下午羅敷帶著金明月和馬冬梅回來,看到院子裡喝茶的馬林,羅敷拿起一杯乾了,“大林,現在街上真熱鬨,好多人出來擺攤,不要票。”
馬冬梅拿起馬林的杯子直接喝,“哥,老熱鬨了,喊你去還不去,天天在家躺著。”
馬林用開水衝杯子,“你跟明月放暑假回來就逛街,京城不比這裡熱鬨啊。”
心裡也是佩服女人,回來三天,逛三天街,癮咋那麼大?
“上學可忙了,哪有空逛街,我現在都沒去過大柵欄。”
馬冬梅嘰嘰喳喳,金明月進屋洗手抱孩子玩去。馬林點著馬冬梅腦門,“明月上了大學,人都不一樣了,你還跟個孩子似的,她比你小一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