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八十萬賊軍,實在是個龐大的數字,也讓一眾黃巾將領敬畏和懷疑。
其他戝將,亦是附和道:“是啊,張帥,李統領勢眾,不可妄動!”
“若起衝突恐難善了…”
議事廳內,黃巾各部將領你一言我一語,統一口徑皆不同意輕起戰事。
這些出身豫州的黃巾統領,當初也跟李信混過一段時間,所以多多少少不願兵戎相見。
李信縱橫中原腹地,如今又在京畿重地馳騁,豈是易與之輩,其中厲害好多人早就領教過了。
而張曼成,則是妥妥的無能,豫州官軍精銳覆滅,境內無任何反抗之力,各郡縣傳檄可下。
本來大好的局麵,結果卻被一個西涼董卓,給殺的丟盔棄甲,惶惶不安,這不是無能是什麼。
反觀人家李帥,在司州攻城掠地,一眾老賊更是在大漢帝都旁吃香喝辣,好不快活,羨煞旁人…
張曼成看著手下眾將,一口一個李統領,一口一個李帥,心中怒火積蓄,更加堅定了心中意誌。
他努力平息胸中惡氣,開口道:“李賊目中無人,擅殺上使,此事不能乾休。”
“諸位且回營中點齊兵馬,隨本帥去會一會那賊斯。”
京兆,東南三十裡外,伊水河畔。
兩部大軍相互對峙,張曼成麾下十萬黃巾嚴陣以待。
軍陣橫列,旌旗招展,軍中武器八門,服飾各異,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手持利刃。
雖然武器雜亂,服飾有彆,但這些都是在豫州,經過數十場大戰磨練出來的老賊。
堪稱百萬黃巾中少有精銳,一般城衛官兵未必是其對手,這也是張曼成的底氣所在。
這些老賊原先都是李信手下馬仔,也是其野心初始的起點,最後為張曼成做嫁衣。
河岸平原,徐晃麾下三萬新兵青壯,同樣列陣,長矛如林,刀盾如牆。
統一的黑色戰袍,精製胸甲,於無聲中,透著衝天肅殺之氣。
相比於黃巾窮酸,徐晃新軍,武器裝備要豪華多了,這要歸功於匠營二十多萬的兄弟。
隨著時間推移,不但軍中新兵在持續增加,就連匠營中打造刀兵盾甲,也多有富餘。
一眾新營兵,也鳥槍換炮,配備了長矛刀盾,並且統一服飾,甚至有十分之一穿上了竹木精製的胸甲。
且新軍同色服飾,統一兵器配備,兵種協調分明,更能增強士兵集體意識,與集體依附和榮譽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