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貨也是有方法的,不能見到什麼囤什麼,要有計劃的囤,不然很容易落下什麼東西。
囤貨第一條,先囤食物。
這條往後延,空間太空了,得先買點架子,不然買來的東西都沒地放。
考慮到需要的架子太多,鄧引連著跑了八家店,把店裡所有的架子都買了。
彆說,這八家店底蘊不錯,50平方米都裝不下。畢竟還要留過道的地方。
鄧引又花了1000枚金幣,空間升到600平方米。
河的大小也變了,從原先的五十平米擴大到了100平米。
除去河的大小,空間還有500平方米可以存放東西的地方。
每家的架子都不同,鄧引打算用架子類型給物資進行分類。
手鐲就不用架子,什麼東西都塞到一起,想要什麼東西隻需心中想著,下一秒就會出現在眼前。
但係統的空間不一樣,鄧引能進入到這裡。
不收拾好的話進來都沒有落腳的地方。
唉,甜蜜的煩惱。
囤貨第二條,囤食物。
管他好不好吃,囤了再說。
各種麵粉、米必不可少,雖然鄧引從來沒吃過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怎麼做,但管他呢,不會做可以向李叔學。
李叔做飯可是一絕。
雖然隻吃過兩次,但那個味道至今都忘不了。
豆子種類很多,鄧引不挑,每種都買了一袋。
凡是這條街上的食物,每一家都買了20份,餛飩買了三十份,味道不錯。
油、糖、醋、鹽、醬油等各種調料必不可少。
鄧引每次囤貨的時候都看見平板上有什麼炸雞排、雞腿之類的需要油炸的食物,奈何食材就已經夠貴的了,更彆提油了。
買十缸。
糖、鹽買二十袋,其餘的調料各十袋。
天災那些年教會了鄧引一個道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買現成的,不如直接買食材。
每種種子都買了不少,其中果樹種子最少,每種隻買了一麻袋。
這的種子肯定沒有她家那的好,存活率不高,必須要多備點。
豬、羊、雞、鵝必不可少,這種能繁衍的東西不需要買太多,它們自己會生。
其實鄧引最想買的是牛,但是在這吃牛犯法,便歇了這個心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