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的紡織事業,在吳龍的推動下,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苧麻、葛麻、柳樹皮等原料,在婦女們的手中變成了一縷縷紗線,一塊塊土布。
但吳龍並不滿足現狀,他意識到,要提高紡織效率,必須改進現有的紡織工具,建立更高效的生產組織方式。
“同誌們,咱們的紡織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現在的紡車和織布機,都比較原始,效率比較低,已經不能適應我們生產發展的需要了。”
“吳教員,那您有什麼好辦法嗎?”一個紡織小組的組長問道。
“我們可以對現有的紡車和織布機進行一些改進,提高它們的效率。”
“另外,還可以把各村的紡織能手組織起來,建立一個紡織合作社,進行集約化生產。”
“改進紡車和織布機?這……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是啊,吳教員,我們用的這些紡車和織布機,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已經用了幾百年,還能怎麼改進啊?”
“我知道這不容易,但隻要肯動腦筋,肯鑽研,一定能夠找到改進的辦法。我已經有了初步想法,我們可以一起研究,一起試驗。”
“吳教員,您就說吧,您讓我們怎麼改,我們就怎麼改!”
王木匠第一個支持,自從上次改進了水車和脫粒機,他就對吳龍佩服得五體投地。
“好,那我就先說說我的想法。首先,我們來改進紡車。大家看,這是咱們現在用的紡車,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隻有一個錠子,一次隻能紡一根紗線,效率比較低。”
吳龍指著一台老式的紡車,給大家分析利弊。
“吳教員,那您有什麼辦法提高紡車的效率呢?”一個婦女,忍不住走上前。
“我的想法是,把紡車的錠子增加到多個,這樣就可以同時紡出多根紗線,提高紡紗效率。”
“另外,我們還可以改進一下紡車的傳動裝置,讓它轉動起來更省力、更平穩。”
“好主意!吳教員,您這個想法真是太好了!”王木匠豎起大拇指稱讚。
在吳龍的指導下,王木匠帶領幾個技術骨乾,開始了對紡車的改進工作。
他們反複試驗,不斷改進,終於研製出一種新型的多錠紡車。這種紡車可以同時紡三根紗線,而且轉動起來更輕便、平穩,大大提高了紡紗的效率。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改進後的紡車,您試試看。”王木匠指了指一台嶄新的紡車。
吳龍坐到紡車前,試著紡起紗來。隻見他左手拿著纖維,右手輕輕搖動紡車的手柄,三個錠子飛快地旋轉起來,把纖維撚成了一根根細細的紗線。
“嗯,不錯,這紡車改進得很成功,紡紗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哈哈,這都是吳教員指導得好!”
得到吳龍的稱讚之後,王木匠非常高興。
“好了,現在紡車改進好了,我們再來研究一下織布機的改進方案。”
經過一番討論和試驗,吳龍等人又對織布機進行了改進。
他們把織布機的踏板由一個增加到兩個,可以用雙腳交替踩踏,提高了織布的速度。
另外,他們還改進了織布機的綜框和梭子,使其更適合織造當地的麻布和柳皮布。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改進後的織布機,您試試看。”
吳龍坐到織布機前,試著織起布來。
隻見他雙手熟練地操作著綜框和梭子,雙腳交替踩踏著踏板,織布機發出有節奏的“哢嗒哢嗒”聲,一塊布匹逐漸在織布機上成型。
“嗯,不錯,這織布機改進得也很成功,織布的速度提高了很多!”
紡織工具改進成功後,吳龍開始著手組建紡織合作社。
他把南泥灣各村的紡織能手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紡織合作社,由李位擔任合作社的主任。
“同誌們,咱們成立紡織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大家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把咱們南泥灣的紡織業發展起來!”
在紡織合作社的成立大會上,吳龍慷慨激昂的發表演講,
“我們要利用咱們當地資源優勢,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紡織品,滿足軍民生活需要,還要把咱們的產品賣到外麵去,換回更多的物資,支援咱們的抗戰事業!”
“好!吳教員說得好!”戰士和老鄉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
在吳龍的領導下,紡織合作社很快就開始了運轉起來。
婦女們坐在新改進的紡車和織布機前,飛快地紡紗、織布,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合作社生產的第一批布匹,您看看質量怎麼樣?”
李位拿著一匹剛剛織好的布,希望吳龍能幫他把把關。
吳龍接過布,仔細地看了看,又摸了摸:“不錯,這匹布織得很結實,也很平整,質量很好!”
“哈哈,這都是吳教員指導有方,還有咱們婦女同誌們辛勤勞動的結果!”
“是啊,吳教員,這布都是我們一根紗一根紗紡出來,一梭子一梭子織出來的,可費了不少功夫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