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龍外出考察期間,南泥灣的各項工作並沒有停滯,而是在趙連長、李位等人的帶領下,繼續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特彆是在手工業方麵,更是呈現出一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景象。
“同誌們,吳教員雖然暫時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指示和精神,我們要時刻牢記!”
趙連長在一次生產動員會上表示:
“吳教員說了,咱們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的生活!現在,咱們就要把吳教員留下的計劃,一項一項地落實好!”
“趙連長說得對!”李位補充道,
“吳教員不在,咱們更要加倍努力,不能辜負了他的期望!他把這麼重要的擔子交給我們,我們就一定要挑起來!”
“對,我們一定要把南泥灣建設好,等吳教員回來的時候,讓他看到一個更加繁榮、更加富強的南泥灣!”趙占魁也跟著說。
“好!大家有沒有信心?!”趙連長問道。
“有!”戰士們和老鄉們齊聲回答,聲音響徹雲霄。
在趙連長和李位的帶領下,南泥灣的軍民們開始了新一輪的生產建設熱潮。
他們根據吳龍留下的計劃和建議,大力發展手工業,特彆是編織工藝和縫紉製鞋。
“咱們南泥灣周圍的山上,竹子、柳條多的是,這些都是編筐編席的好材料!”
趙占魁指出,“我們可以組織一支隊伍,專門負責采集這些原材料,保證編織工作的順利進行。”
“好主意,趙大叔!”李位讚同道,
“我再從部隊抽調一些心靈手巧的戰士,組成一個編織小組,專門負責編織籃子、筐子、席子等用品。”
“這編筐編席,可是個技術活兒,得找幾個手藝好的師傅來教大家。”趙占魁提醒。
“這個不用擔心,咱們南泥灣可是有不少編織能手呢!我這就去把他們請來!”
很快,一支由戰士、民兵和當地百姓組成的“編織大軍”就建立起來了。他們在有經驗的老鄉的指導下,開始學習編織技術。
“大家看,這編筐啊,要先打底,然後圍邊,最後收口。”
一個老鄉一邊示範,一邊講解,“這打底要打得結實,圍邊要圍得緊密,收口要收得漂亮,這樣做出來的筐子才結實耐用,美觀大方。”
“師傅,您這手藝真是太好了,編出來的筐子又結實又好看!”
“哈哈,這都是熟能生巧,你們多練練,也能編得這麼好!”
在老鄉們的指導下,戰士們很快就掌握了編織的基本技巧,開始動手編織起來。他們利用當地的竹子、柳條等材料,編織出了各種各樣的籃子、筐子、席子等用品。
“李隊長,您看,這是我們編的筐子,怎麼樣?”
一個戰士拿著一個剛剛編好的筐子,請李位點評一二。
“嗯,不錯,這筐子編得很結實,也很美觀!”
李位檢查了筐子質量,很滿意,“大家繼續努力,多編一些,咱們南泥灣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筐子呢!”
“好嘞,李隊長,您就瞧好吧!”
除了編織之外,縫紉和製鞋也是南泥灣手工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同誌們,咱們紡織合作社已經生產出了大量的布匹,這些布匹,不僅可以用來製作衣服,還可以用來製作鞋麵、鞋墊等用品。”
吳龍離開前,曾經這樣指示過,“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布匹,製作出更多更好的鞋子,滿足軍民們的需求。”
“吳教員說得對,咱們要儘快把這些布匹變成軍鞋,讓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能穿上新鞋!”
在李位的組織下,南泥灣的婦女們開始了縫製軍鞋的工作。她們把紡織合作社生產的布匹裁剪成合適的尺寸,然後一針一線地縫製起來。
“大家注意了,縫製鞋子的時候,針腳要密,線要拉緊,這樣做出來的鞋子才結實耐穿。”
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大娘一邊示範,一邊講解。
“大娘,您這手藝真是太好了,縫出來的鞋子又結實又好看!”一個年輕的婦女,忍不住讚歎。
“哈哈,這都是練出來的,你們多練練,也能縫得這麼好!”老大娘笑著回應。
在婦女們的辛勤勞動下,一雙雙嶄新的軍鞋被縫製了出來。這些軍鞋,不僅結實耐穿,而且穿著舒適,受到了戰士們和老鄉們的熱烈歡迎。
“太好了,終於穿上新鞋了!這新鞋穿著真舒服,比以前的草鞋強多了!”
“是啊,這都是咱們婦女同誌的功勞啊!”
“這都是吳教員領導有方,咱們才能穿上這麼好的鞋子!”
除了縫製軍鞋之外,一些有經驗的老鄉還利用之前搜集、儲存下來的獸皮、皮革等材料,製作皮靴、皮鞋等,雖然樣式不如外麵賣的那麼精美,但在當時也屬於較高級彆的鞋服了。
在南泥灣軍民的共同努力下,南泥灣的手工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手工業品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不僅滿足了軍民們自身的需求,還開始向周邊地區銷售,換回了一些緊缺的物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