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漉與克萊爾約在市裡的一家咖啡廳。
她知道克萊爾此行來中國的目的,所以沒對“合作”抱有太高期待。
在克萊爾要做的事情上,她幫不上什麼忙。
但她萬萬沒有想到,克萊爾希望的合作,跳出了傳統建築展的範疇。
“國際教科文組織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各個國家在文化領域的合作。我們開展了很多項目,但是現在,這些項目大多都是獨立進行的。”
克萊爾抿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我們一直想找一個品牌合作夥伴,為我們在中國進行的各種項目提供戰略谘詢、組織策劃、媒體宣傳,並且幫助我們對接其他合作方。”
林漉原本靠在椅背上,聞言挺直了腰,“您的意思是,不局限於單一項目,而是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
克萊爾點點頭,“是這個意思。”
林漉沉思,“我們公司主營業務還是戰略谘詢。活動策劃和媒體宣傳這方麵,不是我們的強項。”
“我查過,啟睿不僅有文化產業部,還有其他很多部門。你們經常為各行各業的頭部公司提供合作,擁有很多資源。如果某些環節你們不便執行,完全可以為我們推薦合適的公司,我們從中選擇。”克萊爾繼續道。
這就相當於,給啟睿開了優先合作的綠燈。
不僅啟睿能夠從中獲利,啟睿的其他客戶,也能通過這個平台,擁有國際合作的機會。
在這個時間點,無異於雪中送炭。
“您為什麼選擇我們?現在市場上有許多谘詢公司,競爭力都比我們強。”林漉苦笑道。
克萊爾聳聳肩,“我了解過他們的優勢,大多是政策上的優惠,而我們用不著那樣的優惠。”
“而且,一飛衝天往往存在泡沫破滅的風險,相比而言,我更相信穩紮穩打——啟睿就是後者。”
她給的說法很有信服力。
林漉沒理由拒絕。
她微微一笑,伸手探過桌麵:“希望我們合作順利。”
克萊爾握住了她的手:“合作順利。”
回到公司不久,林漉就收到了國際教科文組織發來的合同。
她帶著合同去找曹文睿,令曹文睿刮目相看。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突出重圍,拿下這麼大的項目。林主任,我沒有保錯人。但是,那麼多合同拒簽,公司傷了元氣。想要恢複完全,你還有很長的路。”
林漉抿唇。
要是她沒拿到這份合同,曹文睿恐怕就是另一套說辭了。
“其他話不必多說,我隻問您一句,隻要我按照流失客戶的數量,把項目簽回來,公司就會預支我半年的工資嗎?”林漉亮明手機,表示自己正在錄音。
曹文睿沒有阻止她,大方表示:“當然,隻要你能做到,我直接以啟睿谘詢董事長的身份,把這筆錢打給你。”
林漉點了點頭。
教科文的第一份工作很快發來,林漉把活安排下去,親自開始挑選適合合作的公司。
司蔓接到工作的時候,非但沒有唉聲歎氣,反而歡呼一聲:“終於有事做了!我在工位上坐著,都快發毛了!”
消息不脛而走,下午,好多合作過的公司都來打探消息,希望能讓啟睿幫忙,牽線搭橋。
其中包括不少拒絕了啟睿的合同,還一句解釋都沒有的人。
林漉都以官方套話回複。
確定名單的時候,已經晚上九點多。
偌大的辦公室裡,隻有她桌上的台燈還亮著。
她把名單發給克萊爾,關閉電腦。
今天她的車子限行,謝明晏先前說來接她,被她以“不知道加班到什麼時候”為理由拒絕了。
現在打車回土樓,時間太晚,路費也貴。回公寓吧,她又做不到心無芥蒂地和母親睡一張床。到時候,母親肯定會和她搶著睡沙發。
林漉本想去沈樂之那兒擠一擠,剛準備發消息,忽然想起她已經飛回國外的工作室了。
……乾脆在公司湊合一晚吧。
結果,這一湊合,就是整整一個禮拜。
先前啟睿沒有優勢,客戶紛紛拒簽合同,現在啟睿和教科文成為長期合作夥伴,情況又不一樣了。
能夠提供國際組織合作機會的,除了啟睿,找不出第二家。
新鮮的合同像雨後春筍一樣,一片片地從地裡冒出來。林漉腳不沾地,不是在董事辦,就是去董事辦的路上。
這波操作,不僅盤活了文化產業部,也讓其他部門跟著沾了光。
林漉剛剛送完合同回來,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就接到了付總的電話:“林主任,我們接到教科文組織的合作邀請,他們說,是你把我們推薦過去的……”
林漉笑了笑,“是的,貴司從規模到業務方向都很契合。”
“我不是說這個,”付總頓了頓,艱難開口:“之前我叫停了和你的合作,現在你卻能不計前嫌,把這個機會推給我……”
“如果我是您,當時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林漉平靜道,“可是,做出決定是一方麵,後續態度是另一方麵。那麼多客戶,您是唯一一個願意告訴我拒簽原因,並且抽出時間和我見麵的。正因如此,我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努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