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政權滅亡之後,清軍和南明軍隊在四川反複廝殺,也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此外,四川本地軍閥的傾軋、三藩之亂等也都是四川人口大規模減少的原因。
到康熙中期,即十七世紀末,四川地區的人口降到曆史最低點,統計“男丁”一萬出頭,整個四川地區人口頂多十萬。
後來,康熙皇帝下達了號召百萬人口大移民前往四川定居的旨意,即“湖廣填四川”運動,使得四川的人口逐漸得到補充和恢複。
想到此處,秦思源隻覺心中的怨憤如洶湧的浪潮,難以平息。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自己的第一步至關重要,那便是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強大勢力。
唯有如此,方能擊敗那些四處流竄、為非作歹的流寇,護住四川的元氣與根基。
隻有保住這片土地,才有可能逐鹿中原,將那韃虜斬儘殺絕。
在這一瞬,秦思源的決心猶如磐石般堅定。
既然上天讓他在這個時代重生,那他定要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讓中華民族在這個時代崛起,
昂首挺胸地站立於世界之巔,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他要讓華夏的旗幟飄揚在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讓華夏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然而,美好的願景雖在心中激蕩,但現實的處境卻如冰冷的枷鎖,束縛著他的手腳。
如今的他,不過是一個在家族中無權無勢的庶子,而且才十二歲,秦家的勢力他又借用不了。
這種開局秦並不喜歡,以他的能力如果穿越到一個普通人身上是最好的,完全可以複刻一下朱元璋的經曆。
可惜還有一個老娘,讓他不敢無所顧忌隻能另想辦法。
深思熟慮之後,秦思源認定,眼下的突破口隻能從外公那裡尋找。
保寧衛,雖說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名不見經傳,在史冊中難覓其蹤跡,但在當下這個時代,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保寧衛駐紮在距離劍門關不遠處的地方,據兵冊上的記錄,擁有五千六百兵力。他們肩負著守衛劍門關、保衛保寧府的重任。
他的外公李戰林,膝下原本育有兩子一女。
可命運弄人,兩個兒子先後染病離世。如今,在這世上,他唯一的孩子便隻有秦思源的母親。
母親是李家長女,兩位舅舅雖已病故,但都各自留下了子嗣。
隻可惜,那些表兄弟們年紀尚幼,尚未能撐起家族的重擔。
如此想來,或許自己能從外公那裡尋得助力。
想到便付諸行動,秦思源快步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毛筆,飽蘸墨汁,開始專心致誌地寫信。
他清楚地記得,再過二十天,便是外公五十一歲的壽辰。
去年,外公五十整壽之時,大操大辦,熱鬨非凡,他與父親母親都曾前往參加那盛大的壽宴。
不過今年,想來不會再如去年那般大肆操辦。
而他寫這封信的目的,便是期望外公能派人前來邀請母親與自己前往為其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