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輕輕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許:“文師爺所言甚是有理,杜無憂,你呢,你有什麼想法”。
杜無憂拱手回應:“大人,現今土地分配雖已初步完成,但仍需精細規劃”。
“也可考慮鼓勵百姓開墾新田,給予適當獎勵,如減免賦稅等,如此一來,既能增加耕地麵積,又可激發百姓積極性”。
秦思源沉思片刻,說道:“你們的計策甚好,看不出來啊,你不光會武,文治方麵也不錯嘛”。
杜無憂趕忙站了起來,“大人恕罪,這些事情都是和文師爺閒聊之時聽到的,實在不是屬下想到的”。
秦思源啞然失笑,伸手示意他坐下,“能聽進去也不錯,坐下喝酒,飯後我們再談”。
此時,周立民似是想起一事,說道:“大人,還有一事需您定奪,保寧府境內的諸多水利設施因戰亂受損嚴重”。
“若要開墾更多土地,興修水利迫在眉睫,隻是這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亦是不小”。
秦思源笑了笑說道:“我已經讓懂水利的吏員前去勘探了,過年之後,修路的罪犯就會前去挖掘水庫”。
“還有那麼多俘虜,他們也會加入進去,然後再發動本地百姓,讓他們自己挖掘本地的溝渠就是”。
眾人紛紛點頭,對秦思源的果斷決策表示欽佩。
秦思源看著眾人,目光堅定而充滿信心:“諸位,我等身負保寧府之興衰榮辱,隻要齊心協力,定能在這亂世之中開辟出一片新天地,讓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來,再飲此杯!”。
說罷,再次舉杯,眾人亦紛紛響應,一飲而儘。
用餐的時光匆匆而逝,秦思源用完餐食後,便穩步朝著書房的方向走去。
此次,他並未如往常那般召集所有人一同前往書房議事,而是單單傳召了文師爺。
文師爺接獲親兵的傳喚時,心中便知曉定是有極為重要之事。
在與秦思源一同用餐的過程中,他雖表麵鎮定,可內心卻知道這次召見一定不會簡單。
待他來到書房門前,先是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才輕輕叩響房門。
得到應允後,他推門而入,入門的瞬間,便恭敬地朝著秦思源行禮,口中說道:“屬下拜見大人,不知大人有什麼吩咐?”。
秦思源抬眸看了他一眼,緩聲道:“文師爺坐吧”。
言罷,竟親自執起茶壺,為文師爺斟了一杯香茗。
嫋嫋升騰的茶香,瞬間彌漫在書房的每一寸空間,似是為這凝重的氛圍添了一抹彆樣的溫馨。
文師爺見狀,愈發恭敬,隻稍稍以半邊臀部挨著凳子邊緣落座,身體前傾,雙手自然垂落在膝前,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文師爺,”秦思源的聲音低沉,“我們相識已久,這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其中的艱辛與波折,你皆看在眼裡”。
“你為我鞍前馬後,所做的諸多事務,我亦銘記於心,如今,有一事相托,卻不知你是否願意?”。
文師爺聞得此言,臉色瞬間變得莊嚴肅穆,他緩緩起身,雙手有條不紊地整理著自己的衣襟,那動作細致而莊重,似是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整理完畢,他朝著秦思源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額頭觸地,久久未曾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