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哲與周立民聽聞此言,不禁麵露驚愕之色,話語之意他們自是能夠領會,可這般舉措卻是前所未聞。
“你們莫要驚訝”,秦思源見狀,耐心解釋道,“由百姓自行選出的村長,一旦日後出現任何差池,責任便全在村長一人身上”。
“這些村長為了自己的位置,或者說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會胡作非為,即使想也有律法和其餘兩人阻止”。
“有教書先生與民兵隊長相互製衡,他亦無法肆意妄為,而且民兵隊長並非本村之人,他們同樣會有任職期限”。
蘇明哲麵露難色,輕聲問道:“大人,您如此行事,想必另有深意?”。
秦思源微微點頭:“我意在使律法深入民心,徹底廢除那些不合理的村規陋習”。
“每個人都應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私刑必須廢止,讓百姓能夠安寧度日”。
“與此同時,我們再向他們宣揚父慈子孝、友愛互助等正麵的道德觀念與行為準則”。
“如此一來,百姓方能安居樂業,積極響應官府的號召,如此,我們勢力範圍內最大群體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蘇明哲與周立民再度相視,目光交彙間,儘是無言。
秦思源所闡述的超前理念,仿若洶湧波濤,將他們的心神徹底震撼。
畢竟他們年紀尚輕,雖聰慧過人,可於官場之中的曆練不過寥寥,尚未被官場陳規完全浸染。
若是朱燮元在此,憑其豐富閱曆與深邃洞察力,想必即刻便能洞悉其中深意。
秦思源輕輕揮了揮手,語氣凝重地說道:“這些事務,你們且去與我二叔以及諸位主要官員仔細商議”。
“明日,我會前往保寧衛,外公的下葬之期漸近,我需前去料理”。
“待我歸來,便要召開大會,統一眾人思想,齊心協力謀求發展”。
蘇明哲暗自鬆了一口氣,秦思源威望頗高,本可直接下達命令,如今願意商議,實乃幸事。
秦思源轉身,取出一本冊子,麵色冷峻:“此乃你們整理的律法條陳,我觀之,諸多之處實不可取”。
蘇明哲與周立民麵露尷尬之色,這本條陳他們曾共同審閱,如今被秦思源這般批評,心中難免羞愧。
秦思源翻開冊子,言辭犀利:“此中依舊是陳腐舊套,對百姓的束縛太過嚴苛,人權蕩然無存”。
“且看此處,子不孝家族宗祠便可動用私刑,這成何體統?父慈子孝,固然是美好期許,然世間不乏父慈子不孝之情形,此當以律法加以約束,怎可任由私刑泛濫?”。
蘇明哲與周立民唯唯諾諾,神色惶恐,不知所措。
“還有一點”,秦思源的聲音愈發嚴肅,“這律條於百姓而言,林林總總數十條,百姓當真需要如此繁雜的規定?”。
“他們依法納稅,我們自當護其安寧,何須諸多無謂的條條框框?他們又是否真的需要知曉這些?”。
“我以為,關乎百姓的律條應簡潔明了,樹立正麵風氣,此乃我們職責所在”。
這話擲地有聲,蘇明哲與周立民不敢怠慢,趕忙起身,垂首聆聽訓誡。
他們也明白這些律條確有不妥,隻是身為當權者,舊有觀念一時難以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