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龐大的隊伍裹挾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如同一頭黑色巨獸迅速逼近城門。
城門前,守門的士兵們身姿筆挺,目光如炬,在隊伍抵達的那一刻,整齊劃一地抬起手臂,向著馬車上的秦思源致以最莊重的敬禮。
他們的動作剛勁有力,如同被精密校準的機械,彰顯著紀律與忠誠。
隊伍穩步踏入成都城,刹那間,如巨石投入洶湧的浪潮,激起千層浪。
無數百姓早已如潮水般擠滿了街道兩側,人群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儘頭。
他們的眼中燃燒著熾熱的火焰,那是對新生活的憧憬,對未來的希望,以及對秦思源這位引領者由衷的愛戴與敬仰。
百姓們紛紛前傾著身子,伸長脖子,隻為能更清楚地目睹秦思源的風采。
“夏王萬歲!夏王萬歲!”不知是誰率先喊出這震撼人心的口號,刹那間,仿佛點燃了一串威力巨大的鞭炮。
喊聲迅速蔓延開來,彙聚成一股震耳欲聾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回蕩、轟鳴。
孩子們興奮地蹦跳著,扯著稚嫩的嗓子呼喊,老人們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著激動與欣慰,渾濁的雙眼閃爍著淚光,口中不停地念叨著“夏王萬歲”。
年輕的小夥子們揮舞著手臂,用儘全力嘶吼,聲音都變得沙啞,姑娘們臉頰緋紅,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呼喊聲毫不遜色於男子。
秦思源感受到這股洶湧澎湃的熱情,緩緩從座位上站起身來,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蒼鬆傲立在馬車上。
一手穩穩地扶著車沿,一手有力地向著歡呼的百姓揮動。
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如同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間激起更洶湧的波瀾。
百姓們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歡呼聲愈發高亢,情緒愈發激昂,整個城市都被這股狂熱的氛圍點燃。
隊伍如同一艘在歡呼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輪,緩緩而行。
陽光灑在士兵們黑色的軍裝和金色的神龍標識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與百姓們熱烈的眼神相互輝映。
沿途,百姓們有的激動得熱淚盈眶,有的將手中的花瓣、彩帶拋向隊伍,還有的跪地叩拜,以最虔誠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敬意。
終於,在十點整,隊伍準時抵達大廣場,大廣場早已被裝飾得煥然一新,四周掛滿了繡著金色鳳神龍的黑色旗幟,在微風中獵獵作響。
廣場上同樣擠滿了翹首以盼的百姓,他們如潮水般湧動,卻又在看到隊伍的瞬間,自覺地讓出一條通往廣場中心高台的道路。
高台之上,象征著夏國新生的王座靜靜矗立,等待著秦思源的到來,見證這一改寫曆史的神聖時刻。
蘇明哲等上千名官員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他們身姿筆挺,宛如紮根廣場的勁竹。身上的黑色官服,雖為漢服形製,卻融入了新穎巧思。
領口袖口處的銀色絲線刺繡,於古樸中勾勒出彆樣的精致,衣擺與袖口隨風微動,恰似暗夜中湧動的暗流。
官員們胸前,以金線繡著各自官職對應的獨特圖案,或瑞獸,或祥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既彰顯著身份,又象征著對新朝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精神飽滿,眼神中透露出對新朝的堅定信念和對未來的無限期許,神情肅穆地等待著這一曆史性時刻。
見秦思源到來,眾人整齊劃一,“唰”地一下俯身行禮,動作行雲流水,無一絲拖遝。
他們的脊背彎曲成相同的弧度,頭顱低垂,表達著對秦思源最崇高的敬意。一時間,廣場上隻聞衣袂飄動之聲,氣氛莊重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