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本來也沒真想客氣,大大方方就坐到了主桌正中間的位子,顧雲澤等他坐定,才在旁邊落座。
沒一會兒,侍女就端著酒菜上來了。山珍海味擺滿一桌,中間還放著一壺閬中大曲,一看就是特意準備的高檔貨。
秦思源拿起酒壺,親自給顧雲澤倒了杯酒:“嶽父您嘗嘗,這可是一年就產一千斤的精品閬中大曲”。
顧雲澤笑著道謝,抿了一口酒,這酒確實好喝,入口醇厚、清冽回甘,但他喝了幾十年酒,一下就嘗出來不對勁兒—。
這根本不是傳統閬中大曲的味道,釀造方法也和工藝都不一樣,這根本就是打著閬中大曲的牌子而已。
秦思源像是看出他的疑惑,笑著說:“這是我們新釀的酒,您覺得要是往江南賣,能行不?”。
顧雲澤心裡直嘀咕,當王的不操心軍政大事,反倒跟他聊起做生意,這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不過這麼一聊,他也算是看明白了,這個新成立的夏國,和以前的王朝完全是兩碼事,自己以前對付朝廷的那套經驗,在這兒根本不管用。
顧雲澤想了想問:“夏王您的意思是?”。
秦思源也不繞彎子:“跟您說實話,彆的都好商量,但夏國的生意必須在江南順利做下去”。
其實秦思源也是沒辦法,前幾天開高層會議,彙總完各方麵消息,他才發現國家快沒錢了。
這兩年打仗,不僅花光了他自己攢的私房錢,要不是抄家和募捐搞了一筆,他都要想辦法再去吃大戶了。
而且官府那邊的庫藏也差不多了,新的權力架構已經形成,那些還在征討的團練消耗就必須讓官府負責。
這樣一下子就加重了官府的負擔,銀錢、物資每天流水一般的用出去,官府那邊也有些承受不住。
換作以前的大明王朝,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向商人和老百姓要錢,但夏國不能這麼乾。
夏國剛成立,要是學大明搞盤剝,老百姓立馬就不支持了,而且夏國新定的法律也禁止這麼做。
思來想去,隻能靠發展商業,讓富裕的江南地區給夏國輸血。
要是江南的商路被堵,那夏國真撐不下去,到時候他隻能帶兵去硬闖,用武力給商隊開路。
這些國家機密隻有夏國高層知道,秦思源早就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才同意和顧家聯姻,釋放出和世家大族和解的信號。
顧雲澤哪知道這些彎彎繞繞,還覺得秦思源隻看重錢,有點不務正業。
按他們世家的經驗,當皇帝的應該把穩定統治放在第一位,錢都是小事。
但夏國這做法,明顯打破了他的認知。不過嘴上還是保證:“殿下放心,來之前我已經和江南各家打過招呼,夏國商品不會被為難”。
秦思源盯著他反問:“是嗎?那為什麼本王怎麼聽說有人在江南聯合抵製?”。
顧雲澤心裡“咯噔”一下,之前秦思源一直自稱“我”,突然改成帝王專用的“本王”,這是真生氣了。
他趕緊解釋:“殿下彆生氣,肯定是少數人搗亂,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
秦思源臉色緩和些,又給他倒了杯酒:“咱們現在是親戚,就是一家人,以後還得多仰仗嶽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