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哲麵色凝重地拱手說道:“大王,微臣深知此政策對大夏之益處,然雲南、貴州兩地之實際情形亦須兼顧啊!我大夏實在是已經沒有那麼多青壯再投入裡麵了”。
他心急如焚,隻因這兩地皆已取得重大突破,如此開疆拓土之功,誰人不喜?
然而,四川乃夏國之根本所在,日後尚需從川中征兵以出川作戰,如果把四川之潛力儘數榨取,無異於竭澤而漁,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這就和秦滅六國一樣,當時的老秦人被始皇帝驅使,無數人前往各地,這才導致大秦本土空虛,沒有了基本盤後滅國。
而且他們身為夏國之重臣,都想青史留名,肯定不願意若乾年後遭人詬病,說他們沒有眷顧家鄉?畢竟這類行政命令都是出自政務院,和夏王並無直接關聯。
屆時,四川百姓若有怨言,所罵者必是他們這些重臣。
而夏國與明朝全然不同,斷無可能和大明一樣,因一場天災便令皇帝下罪己詔。
秦思源見狀,微微一笑,緩聲道:“你們要放開思想嘛,不必局限於一地,川內青壯固然緊張,但是可以朝大明那邊想想辦法嘛”。
蘇明哲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仿佛看到了一幅宏偉的戰略圖景,他激動地問道:“大王的意思是現在就出兵攻打出去?利用明朝的人口來填補我們的空缺?”。
秦思源微笑著搖了搖頭,解釋道:“目前我們還不會輕易出川,收取雲南和貴州主要是為了確保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同時也是為進軍江南做準備”。
蘇明哲略作思考,緊接著追問道:“那麼大王的具體計劃是?”。
秦思源不緊不慢地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然後緩緩說道:“如今的明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各地都有農民軍起事,每天都在消耗著大量的人口資源”。
他放下茶杯,繼續說道:“與其讓這些人在明朝的戰亂中白白犧牲,不如我們將他們收納過來,這樣至少能讓他們有口飯吃,也能為我們保留一些漢家兒郎的元氣”。
蘇明哲和雷虎對視一眼,頓時心領神會,四川與陝西、湖廣等地交界,而現在這幾個地方都不太平,尤其是陝西,簡直就是盜匪橫行,多如牛毛。
蘇明哲的思維開始發散,如果再進一步拓展,是否可以從河南、河北、山東這些地方主動去招收流民呢?
他心想,雖然不敢保證能招收多少人,但至少招收個百萬流民應該不成問題,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養活這些人應該也並非難事。
何況這些流民中老弱已經很少了,那些老弱在動亂中基本已經死亡,正是適合現在大夏的人口資源。
秦思源接著說道:“我們完全可以從之前的新生組織中抽調一部分人,再加上軍部派出的一部分人手,本王還會讓情報局在其中給予一定的協助”。
他稍作停頓,接著分析道:“有了這樣強大的陣容,要從明朝那邊弄回幾十萬青壯應該不成問題,而且這對我們來說可是一件大功德啊!”。
雷虎聽後,連忙附和道:“大王英明!那些流民肯定非常願意來到我們夏國,畢竟這裡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
“不過,當地的士紳和那些農民軍首領恐怕就不一定願意了,他們肯定會從中阻撓”。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不願意?”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戲謔,“不願意的話,那就讓他們去死好了”。
他的話語雖然冷酷,但在場的眾人都明白,這是在麵對可能的阻礙時必須采取的手段。
秦思源繼續說道:“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江南地區招收無地的農民,江南人口眾多,從中勻出幾十萬人口並非難事”。
蘇明哲此時恍然大悟,原來關於青壯的事情,大王早就有所關注,並且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
相比之下,自己等人的想法還是太過局限,與大王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僅僅隻能考慮到要放寬對異族的政策,卻沒有深思熟慮停止這一舉措可能帶來的後果,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實際上,這個政策對夏國來說是極為有利的,然而,如果真的停止實施這一政策,日後恐怕會引發諸多隱患。
此外,從其他地方招募流民回歸,這些流民和無地農民將會對夏國的統治表示極大的擁護。
這不僅有助於維護地方的秩序,更能為國家帶來諸多益處。
畢竟,這些人都已陷入絕境,走投無路,夏國若能賜予他們土地,助其重新開始生活,他們必定會對夏國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川內本地人與這些流民有著明顯的差異。
川內之人早已分配到了土地,儘管他們會響應官府的號召前往雲貴之地,但內心深處難免會有所抵觸。
畢竟,背井離鄉並非易事,他們心中自然不會心甘情願,這還是秦思源在夏國威望無雙才能調動。
秦思源輕叩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的聲音不高不低,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們回去後,與林雲商議一下,共同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務必在半年之內,將三五十萬人遷至雲貴地區”。
“遵命!”兩人齊聲應道,然後一同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接過命令。
事情商定完畢,蘇明哲向秦思源施禮後,便轉身告辭離去,而雷虎則留了下來。
秦思源看著雷虎,開口問道:“雲南那邊製造戰船的事宜進展如何?”。
雷虎連忙拱手作揖,答道:“回大王,一切都已順利展開,技術人員在雲南尋得了一處絕佳的造船之地,那裡的木材資源豐富,而且品質上乘,非常適合用來建造戰船”。
秦思源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說道:“很好,不過,此事關係重大,務必嚴格保密”。
“給你們三年時間,三年之後,本王要看到能夠容納五萬水軍的戰船,這件事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能懈怠”。
話一說完,他不禁歎息一聲,“造船所需的費用著實不菲啊,日後若要建造海船,恐怕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