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廝殺和混亂,終於平息了,晨光已經迫不及待地從山間映出,天色逐漸亮了起來。漢中軍大營內的火光也逐漸熄滅了,整個山穀間,彌漫著一股燒焦的味道,硝煙似乎還未散儘。到處都是被燒毀營帳的殘骸,死屍橫七豎八,遍地都是!
劉緯命令士兵打掃完戰場後,又下令解開俘虜身上的繩索,讓他們在新軍士兵的監督下,處理山穀中的屍體!
大戰過後,屍體是必須要處理的!一般的方式,就是挖坑埋掉,如果暴露於荒野中,極易引起瘟疫!漢末中原屢遭戰亂,有時候無人處理那些戰場上的屍體,於是就導致了瘟疫的大爆發,死於戰禍的百姓,甚至不如死於瘟疫的多!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曹操在自己的詩作《蒿裡行》中所描繪的這般場景,其實就是戰亂加上一場波及甚廣的瘟疫過後,造成的凋零景象!
劉緯來自於現代,他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大戰之後,處理屍體,是第一要務!
戰爭……太殘酷了!亂世之中,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可是目睹著眼前的一切,劉緯還是感慨不已!一場大戰勝利過後,他的喜悅遠不及心中的悲涼之感,所以顯得鬱鬱寡歡。
“稟公子!子敬將軍至也!”劉緯正站立於殘骸之間,望著大戰後這淒涼的景象沉思,身後突然傳來粗獷的人聲。
劉緯緩緩轉過身,見來人是吳班,此刻對方正拱手施禮,謙恭而客氣,就好像劉緯真的成了吳班的領導一樣!
“元雄校尉,不必多禮……何人所來?”劉緯剛才沒聽清楚吳班所說,沒弄懂究竟是誰來了。
“劍閣孟校尉,引一千兵馬來援!”吳班隻好又解釋道。
噢……原來是孟達啊!所謂的子敬,說的是孟達的表字。也是真巧,孟達的字,與東吳大都督魯肅是一樣的!不過,後來孟達投靠劉備後,因為要避諱劉備叔父的字,又把自己的表字改為“子度”。當然,這些事,建安六年時,還沒有發生。
“哦……是孟子敬也……”劉緯目光深邃,又看向了遠方,口中喃喃地叨念著,卻並沒有其他的反應!
劉緯之所以如此冷淡,主要是因為兩點!
第一,孟達此人在史書上的記載,可謂是劣跡斑斑,後世評價也大多比較負麵,說他是恃才傲物,陰險狡詐,反複無常,屢次叛國之小人,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更是把關羽之死的主要責任,安到了孟達的頭上!
第二,一場大戰已經結束,劉緯憑一己之力戰勝了張魯的大軍,這時候孟達來了,沒有幫上什麼忙不說,還有搶功勞的嫌疑!不管孟達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他還是來晚了!葭萌關距離劍門關隻有數十裡,就算一來一往,有半天時間也就到了,孟達竟然耽誤了一整天,這讓劉緯不得不懷疑他來援的誠意!
若不是自己以詐降的緩兵之計,拖延了張魯大軍進攻的勢頭,那孟達他就不用來了!
“公子……彼來,吾等應迎之也……”見劉緯沒有什麼反應,吳班無奈地提醒道。
是啊!之前給孟達寫信求援的是他劉緯,如今孟達來了,於情於理,劉緯都應該前去迎接,甚至還得款待一下孟達才對,以示感謝!況且,人家畢竟還是來了,總比龐羲那種人要強些!所以,劉緯就算萬般不願意,還是無奈地與吳班一起,回到了葭萌關南,準備迎接孟達。
誰料,當孟達率軍前來時,劉緯第一次見到他,卻是非常意外!因為真實的孟達,似乎與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
遠遠地,劉緯便看見孟達騎在一匹棗紅馬上,手持長矛,身披戰甲,精神氣十足!更為關鍵的是,他青絲淡髯,麵容俊秀,遠遠一看,好似一名儒生文士!
更讓劉緯驚訝的是,當孟達看見他出關迎接時,竟然快速翻身下馬,一路小跑來到自己的麵前,單膝跪地就是一禮!
“末將來援遲也,請公子恕罪!”孟達拱手,語氣真誠地說道。
對此,劉緯很是意外!要說自己隻不過是個小小縣令,兼領個昭信校尉而已,論官職,與孟達基本平級,對方竟然如此大禮,這倒是讓他突然有了種受寵若驚之感!
“子敬將軍,如此大禮,緯不敢受也!”見孟達客氣,劉緯趕忙攙扶起他來,寒暄道。
“公子之名,達早有所聞,甚是欽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也!”站起身來的孟達,依然是恭敬不已,劉緯一時間也分不清楚孟達說的究竟是實話,還是刻意的恭維!因為此人目光堅定,語氣誠懇,還略顯激動,似乎不像是假裝出來的!
這就奇怪了……起碼初次見麵,孟達給劉緯的總體印象,與史書所載有天壤之彆,這就是那個據說恃才傲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的孟達?
寒暄幾句,劉緯連忙與孟達攜手攬腕,進入了葭萌關!他們沒有登上關牆,而是直接北出關口,來到了昨日的戰場之上。這是孟達極力要求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