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發明了鉤鐮槍,這種武器,熟悉評書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是當年嶽家軍用來破金兀術鐵甲連環馬的利器!但是,鉤鐮槍的作用可不僅於此,它也能大大提升長槍兵的戰鬥力!
中國古代長杆武器有很多,而鉤鐮槍卻是個奇葩的存在!它由戟發展而來,外形上也與矛和戟有相似之處,我們便以矛和戟做對比,說說這鉤鐮槍的優勢!
矛,就是一根長杆,一頭有金屬尖鋒,有時候還點綴點紅纓(紅纓槍),這種武器,也被稱作槍;
戟,與矛類似,隻不過金屬尖鋒旁,還加了個橫向的開刃小枝,形似“卜”字,因此也被稱為卜字戟。
我們可以腦補一下,古代步兵在使用長矛的時候,主要的攻擊動作是什麼?那便是刺殺!因為這種武器,隻有一個向前的尖鋒,可以攻擊敵人。
刺殺的動作,我們可以找一根長棍子試一試,就能切實體會到了。當你刺出一擊後,想要再發動進攻,必須先有個收矛的動作,然後氣運丹田,蓄滿力量,才能重複剛才的刺殺動作。
就算你訓練有素,這套動作完成下來,第一擊與第二擊之間,也得隔著12秒的時間!更何況,假如你第一擊用力過猛,深深刺入敵人胸膛,或者被敵人用手抓住,收矛的動作便會更費力,耽誤的時間,浪費的力氣,也有可能更多!
在局勢瞬息萬變的戰場搏殺中,可能就那麼一兩秒種,你便會遭到其他敵人的進攻,而此時的你,矛還沒收回來呢,根本無法抵擋,恐怕也就小命嗚呼了!
因此,一般在實戰中,長矛兵隻能發動一輪刺殺,之後便失去了進攻能力的情況,十分普遍!
總結來說,長矛的問題在於,隻有一種攻擊模式,而且費力費時!
我們再來說說戟。同樣是長杆武器,他的攻擊方式,就更多樣一些了,除了可以用尖鋒刺殺敵人外,還可以掄起來,利用小枝,橫掃敵人!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小枝的阻礙,進行刺殺動作時,不至於因為用力過猛,而刺入敵人身體過深,在造成殺傷的同時,收戟的動作,會更省力省時一些!
不過,即便這樣,戟的問題也很明顯,那就是同樣需要有個收戟的動作,也有被敵人用手抓住,無法收回的隱患!尤其是做橫掃動作時,一旦小枝擊中了目標,插到敵人的身體裡,你必須先有個相反方向的動作,把小枝拔出來,再收戟。這樣的話,耽擱的時間更多!
於此同時,你失去了進攻力,更失去了防衛力!這個時間差,雖然可能隻在轉瞬間,卻是足以要命的漏洞!
而鉤鐮槍,雖然形似戟,卻有個倒鉤的設計,這就絕了!
當你使用鉤鐮槍進行刺殺動作時,有倒鉤阻礙,同樣不會因刺入太深而難以收槍,並且一旦被敵人用手抓住,隻要你力氣夠大,往回一拽,那開了刃的倒鉤,便會把敵人的手給削了去!
同樣的道理,當你使用鉤鐮槍,像戟那樣進行橫掃動作時,倒鉤插入敵人身體,你再收槍,完全不用先進行相反方向動作,直接狠力一拽,敵人的身體,就會被那開刃倒鉤,豁開一個口子!
這下您看出來鉤鐮槍的威力究竟從何而來了吧,它居然在使用者進行收槍動作的時候,也能造成殺傷,以攻為守,將分解動作之間的時間差,幾乎化解為無形!
更何況,這種武器,還是在戰場上,勾砍馬蹄的利器,使長槍兵在麵對敵人騎兵的時候,又多了一種新的攻擊方式!
尤其是在追殺敵軍潰兵的時候,這鉤鐮槍更可以發揮特有的威力和作用,利用其長度,朝逃跑的敵人反向一勾,他們還能往哪逃?硬跑?身上就得被豁出個大口子來!
那麼,鉤鐮槍既然這好,為什麼在漢代沒有被發明出來,而是直到宋代,才普及使用呢?是古人太笨了,腦袋轉不過來這個彎?嗬嗬,漢代人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隻要您上學的時候,認真聽過那麼兩堂曆史課,一定記得,中國鐵器的出現和使用,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為我們的先人能領先世界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問題也來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已經是戰國末期的事,為什麼出土的秦代兵器,還是青銅兵器為主呢?還是老問題,永遠都是我們最早發明、發現,可推廣應用,卻總是慢了不知多少拍!
誠然,經過西漢和東漢四百年發展,中國鐵器使用,已經越來越普及,冶煉技術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炒鋼法和百煉鋼法的出現,也使鋼製兵器,開始出現並應用,可謂進步斐然!
但是,即便發展到東漢末年,鐵器依然很貴,因為冶煉技術的落後,鋼製武器,則更是稀有!
百煉鋼法,就是那種把生鐵燒紅,然後反複捶打鍛造,再用冷水浸,呲呲直冒煙的那種方式,相信這麼一說,看過相關題材影視劇的您,一定有印象!
可是,這種方式,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非常費時費力,憑一名工匠,一把鋼製兵器打造出來,沒有月餘時間,根本無法完成!因為工序繁瑣複雜,成本也很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