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一場大戰後,各路諸侯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不斷強軍備戰,大家都很清楚,暫時的和平不會維持太久,將來早晚還會開戰,心懷天下的曹操、劉備和孫權,誰都不想成為這場亂世角逐中的失敗者!
雖然天下四強在暗中博弈不止,加快了軍備競賽的步伐,但表麵看來,卻是一派和平穩定之象。建安十五年,基本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件,唯有一件事,我們不得不提及:一代英豪,雄姿英發的周瑜,去世了……
在那場波瀾壯闊的荊州大戰中,周瑜雖然中了曹操奸計,導致數萬江東精銳,被圍宜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抱著死戰不降的決心,率領江東將士,在宜城保衛戰中,痛擊曹軍,延緩了曹操南下的步伐,為劉緯馳援宜城與曹操決戰,贏得了時間,意義是不容小視的!
周瑜心裡,唯一裝著的就是江東之利,一心一意,忠誠不二,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韙,背信棄義,也要瞞著劉緯攻取襄陽,乃是完全為孫權著想,大公無私,寧肯犧牲掉自己的名聲,甚至生命!
季布一諾,千金難換!周瑜時刻不忘孫策臨終囑托,扶保孫權,可謂勠力克勉,勤勤懇懇,矢誌不渝!可就是這樣一心為主,可標榜千秋的忠臣楷模,最終卻受到了排擠和不公正的待遇!
關於孫權為什麼忌憚周瑜的原因,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這裡不再贅言!荊州大戰後,孫權任命周瑜為江夏太守,將其徹底邊緣化的做法,也是令周瑜寒心不已!
可以想見,如果是你,為一個家族企業打工,拚儘全力,以企為家,幫他們創下不世之功,可最後你才發現,自己始終是個外人,人家壓根也沒當你是自己人,心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尤其是在宜城保衛戰中,周瑜被曹軍投石機碎片擊中了胸口,身負重傷,又沒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從那時候起,便一直有咳血和嘔血的症狀,再加上這樣不公平的境遇,他一股急火攻心,病得更加嚴重了!
江夏,我們曾經介紹過,早在曹操南征之前,江東軍便曾經攻占過這裡,並殺了太守黃祖。可是,因為孫韶叛亂,孫權不得已而率軍撤退,臨走時,采用焦土戰略,毀了江夏。
後來,劉表病亡,劉琦逃出襄陽,落腳之處便是江夏,劉備攜新野之民南遷,也是去了那裡,在他們短暫的經營之下,江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複,卻也還是破壁殘垣,一片蕭條落寞之象。
荊州大戰後,根據劉緯主持的三方協議,劉備被迫讓出了江夏,這裡成了孫權的地盤,他臨走時雖然沒有執行什麼焦土政策,卻也幾乎帶走了一切!
因此,當周瑜就任江夏太守時,這裡滿目瘡痍,人丁稀少,農田成為荒地,雜草叢生,到處斷壁殘垣,一副衰敗之景,得到這塊貧瘠之地,不僅沒什麼價值可言,還是個沉重的負擔!
而更重要的是,孫權因為忌憚周瑜,雖然表麵上還是肯定了周瑜的功勞,暗中卻早就開始排擠和摒棄他了,因此周瑜治理江夏,幾乎得不到孫權哪怕一丁點的助力,申請調撥的撫民錢糧,也是以各種借口拖延,遲遲不能到位!
在如此情況下,讓周瑜收拾這樣一個爛攤子,談何容易?逼不得已時,他竟然變賣了自家祖業,從蜀地商人手裡買糧養兵撫民,幾乎為孫權,貢獻出了一切!
可是,無論周瑜做了什麼,孫權也始終無法原諒他私下與劉緯達成協議,並將古錠刀交讓出去的行為,心裡的這道裂痕,算是永遠無法彌補了!
就這樣,周瑜在心情極度低落,且舊傷未愈的情況下,不得已率領江夏軍民,開荒辟土,發展生產,為開鑿溝渠,寒冬臘月,破冰下河,他挽起褲管,在刺骨的冰水中,一站就是幾個時辰,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
這一病,誘發老傷迅速惡化,周瑜咳血不止,於建安十五年冬,帶著無儘的遺憾,病逝於江夏,時年才三十六歲!一代將星,就這樣黯淡隕落,令人唏噓不已!
我們曾說過,曆史的慣性很強,劉緯雖然在改變著原有的曆史,並使其麵貌發生了巨大改變,可周瑜還是依然於建安十五年去世了!隻不過去世的方式、地點都有所不同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周瑜病亡時也是三十六歲,逝世於沙丘,演義中更有他臨終之時,發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的情節,然而這一切,在劉緯所處的這個時空當中,都不複存在了!
周瑜病故的消息傳來,孫權內心的滋味,比較複雜,有悲傷和失落,也有遺憾,但更多的卻是慶幸!
張昭懶於政事,雖是托孤重臣,卻對孫權的影響不大,尤其是現如今,孫權獨攬東吳政務大權,張昭幾乎被架空了!那麼,周瑜亡故,等於是他心頭的最後一塊石頭被搬開了,他終於可以在東吳之內,一言九鼎,再不受任何人的製約與鉗製,真正當家作主了!
心頭之患沒了,孫權這個小心眼的家夥,也忽然展現出了大度的王者風範,下令為周瑜舉行隆重的祭禮,為他風光大葬,並追封其為武昌侯,龍驤將軍,世襲罔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