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這孩子。】
有人驚訝的道:
【能得王會長您的誇獎,這孩子的廚藝水平豈不是位列國內一流水平?】
【若真是如此,那她怎麼在擺攤?不是應該在高檔酒店或者國家級彆的飯堂做事嗎?再不濟也應該是縱橫餐飲界的大佬...】
實在不是他們誇張,而是因為王遲是華國美食會的會長,每年要參加各種比賽,充當評委,他長了一條能夠辨彆百味的舌頭,任何深藏在食物裡麵的味道都能被他嘗出來。
王遲的廚藝不是頂級的,但是品鑒的能力是頂級的。
群裡掀起了軒然大波,都在猜測著這是誰家的弟子、學生?
猜測了一圈,硬是沒有一個人出現認領的,都說不認識。
直到一個稍微年輕一點很少在群裡說話的廚師默默的分享了一個賬號:
【王會長,您說的是小老板,她專門擺攤的,是個很厲害的美食擺攤攤主,有很多人喜歡她做的美食。】
王遲點開賬戶一看,謔,這小姑娘好多粉絲啊!
翻看了一下她以往發布的美食,全是平價菜,基本都是擺攤小吃類彆的。
其他人也在看,知道隻是個擺攤的小姑娘,有傲氣的人不免有些不屑:
【王老,您怕是搞錯了。全是賣小吃的,食材普普通通,咱們群裡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會做、做得不好的。】
意思是在場的人都是大佬,這種小卡拉米不夠看啊。
其他人也覺得王遲肯定誇張了。
而且他們這些老一輩很反感網絡營銷這一套,看這姑娘這麼多粉絲,第一感覺就是炒作。
其他人紛紛附和,隱晦的說著。
唯有那個年輕點的廚師陰陽怪氣的道:
【廚藝究竟好不好,嘗嘗就知道了,食材普通但是能做到極致才愈發說明這人廚藝高超。食材對一個廚師的廚藝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不然,憑你用什麼一級調味、高級食材都隻是那樣。真正高超的是廚師本身的廚藝。】
【更何況,人家能有這麼多受眾,不正是說明人家有本事嗎?互聯網時代,合理運用互聯網的傳播方式,才能把各地美食和做菜技藝傳播下去,什麼時候服務於大眾是一件為人不恥的事了?各位大佬怕是給富人高層服務久了,不知道普通人才是這個世界的大多數。】
他這一番輸出在一眾懷疑中很是突兀,有人笑裡藏刀的回複:
【現在的後生確實可畏,都教訓起前輩們來了。】
【隻顧著在後廚練廚藝,忘記怎麼做人了?】
......
那年輕的廚師接收到一大票老東西的嘲諷和說教,氣得直接退群了,“這種故步自封的美食會不入也罷,還不如小老板瀟瀟灑灑自由自在的擺攤,誰都不搭理。”
王遲隻說了一句,就引發了群裡一場內戰,他皺起了眉頭:
【那個退群的小夥子雖然說話直接些,但也在理。你們天天說技藝失傳,但也沒見你們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後輩,生怕後輩學會了取代自己的地位。但是廚藝這一說,從來不是供奉在香案上的擺設,是要傳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