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
“可讓人通知百姓,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
於是派關羽先到江邊整頓船隻,同時命孫乾和簡雍在城中宣布:
“曹軍即將到來,此城難以久守,願隨者速速過江。”
消息傳開,兩地百姓紛紛哭喊:
“即使死也願跟隨使君!”
當天,他們扶老攜幼、拖家帶口,滾滾向江邊奔去,哭聲震天。
劉備站在船上看見此情此景,不禁痛哭道:
“因我一人,竟讓百姓遭此大難,我還有什麼臉活著!”
說罷竟想投江自儘,被左右及時拉住。
聞者無不痛哭。
船到南岸,劉備回頭看見仍有百姓未渡,不禁大急,命關羽催促船隻將所有百姓渡過,這才上馬繼續趕路。
行至襄陽東門,隻見城牆上插滿旌旗,壕溝邊布滿鐵蒺藜。
劉備勒馬高喊:
“劉琮賢侄,我隻想救百姓,無意爭鬥,請快開城門!”
劉琮聽到後,嚇得不敢露麵。
蔡瑁和張允登上城樓,喝令士兵放箭。
城外百姓望著城樓哭喊。這時城中忽然出現一將,率數百人衝上城樓,大喝道:
“蔡瑁、張允,你們這些賣國賊!”
“劉使君仁德之人,為何阻擋!”
眾人一看,此人身高八尺,麵如紅棗,正是義陽人魏延。
魏延揮刀砍死守城將士,放下吊橋,呼喊劉備進城。
張飛剛要衝入城內,劉備急忙製止:
“切勿驚擾百姓!”
魏延堅持讓軍隊進城,但此時城內另一將領率軍殺出,大喊:
“魏延,你這無名小卒,竟敢造反!”
“可識得我文聘?”
魏延怒不可遏,提槍上前交戰。
兩軍在城邊混戰,喊殺聲震天。
劉備歎道:
“我本欲保民,卻害民不安,我不願進襄陽。”
諸葛亮勸道:
“江陵是荊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作為落腳之地。”
劉備答道:
“正合我意。”
於是帶著百姓繞過襄陽,向江陵進發。
襄陽城中百姓見機,趁亂逃出城來,紛紛跟隨劉備前往江陵。
而魏延與文聘則繼續激戰。
卻說魏延因為追隨劉備的部下已戰死殆儘,自己隻得撥轉馬頭逃跑。
然而在路上卻找不到劉備,隻能轉投長沙太守韓玄。
再說劉備率領著同行的軍隊和百姓,共有數萬人,大小車數千輛,挑擔和背包的更是數不勝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