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滿寵:公子大才!南陽必然大興!!_我的父親是曹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的父親是曹操 > 第76章 滿寵:公子大才!南陽必然大興!!

第76章 滿寵:公子大才!南陽必然大興!!(1 / 1)

曹昂其實比誰都要清楚,想要讓南陽諸族皆為他所用,為曹氏所驅,這是極其不現實的事情,何況是處在亂世紛爭下。

但凡有底蘊的宗族,都深知明哲保身之道,從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樣可保宗族長久不衰。

所以籌設的南陽商會,固然有很多人參與其中,甚至願意拿糧來置換鹽鐵份額,這在曹昂看來是一次利益交換。

可想要讓這些個宗族勢力,甘願奉上各自累世經營的產業,完全歸屬於南陽商會調遣,這是絕對不現實的事情。

“僅是宛縣諸族的協同所產,在如此之短的時日裡,就造出如此規模的各式農具?”滿寵翻看許久,臉上布滿了驚疑,先是看看曹昂,隨即又看向了賈穆,他不相信這是一縣諸族能乾出來的。

“某適才所看這些冊子,確定沒有摻雜彆縣各族所產?南陽興屯乃是大事,萬不能有一絲僥幸!!”

講到這裡時,滿寵言語間帶有幾分嚴厲。

滿寵不是沒有主治過一地,對諸工各行的生產是了解的,宛縣一地諸工各行迸發的生產效率,都快堪比半郡轄地的諸工各行,這讓滿寵如何能相信所看為真?!

先前滿寵覺得時日太久,是基於他對諸工各行的生產,怕最後各地所產總和,無法滿足南陽興屯所需農具,所以才會如此緊張的。

可是在了解宛縣一地生產總和,滿寵又覺得時日太短了,因為滿寵根本就不太相信,此等規模的農具,能被宛縣一地給造出來。

“府丞,您適才所看確為宛縣諸族所產。”

在滿寵的注視下,賈穆上前作揖道:“比陽、育陽、穰縣、安眾、博望、西鄂等地各族所產,南陽商會皆單獨造冊了,這是反複核算下才登記的,斷不會將他地所產,登記到彆地專冊上,不然等太守府派人檢驗後,南陽商會無法給參與農具訂單的諸族,發放對應的錢財啊!”

滿寵沉默了。

他也算是閱人無數,賈穆說的是真是假,通過言談舉止是能瞧出一二的,假的就是假的,說再多的話也無法兜住,可要是真的,這怎麼可能啊!!

“滿君,這其實沒什麼奇怪的。”

曹昂微微一笑,將手中冊子遞給曹震,看向滿寵道:“分工協作下,凡是參與其中的皆有相同目標,在這一大背景下,南陽商會又以利誘之,明確多勞多得的主張,故而南陽諸族所轄諸工各行,就會鉚足一股勁兒的去乾。”

“畢竟對南陽諸族而言,他們名下的一切都屬他們,包括工匠,所需支付的成本極低,多造一批配件,多出一批原料,多運一批貨物,都會在南陽商會核算登記,待到該訂單完全結束,他們就能賺取對應的錢財!”

“可是……”

滿寵依舊是不敢相信,這已然是超出了他的認知。

“滿君,這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一個利就足以道明全部了。”曹昂保持笑意道。

“正如當初昂創設南陽商會,叫他們拿糧來置換鹽鐵份額,待解決張恬等賊後,不止宛縣諸族願繳,彆地各族也願繳,他們之所以這樣,不就是為確保自身利益嗎?”

“而眼下昂以太守府之名,向南陽商會下派大額農具訂單,將其拆分為若乾小訂單,隻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就能得到對應的錢財,而他們無需付出彆的,真正辛苦的是他們名下藏匿的人口,在如此利益之下,他們怎會不鉚足勁兒去做,畢竟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

滿寵明白了。

看似南陽諸族付出很多,可實際上他們付出的,不少都有南陽太守兜底,畢竟等到訂單結束了,待到太守府完成檢驗後,這部分錢財就會通過南陽商會發到他們手裡,刨去各項成本,剩下賺的都是純利了。

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在曹昂沒有來南陽之前,隻怕不少宗族就私藏著大量初冶鐵料,趁著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剛好就可以將這部分鐵料給消耗掉。

“隻是這樣一來的話,從事冶煉、鍛造等行的眾多工匠,隻怕會備受壓榨。”滿寵想到一點,皺眉看向曹昂道。

“如此繁重勞作下,他們辛苦付出卻沒得到對應回報,難免會心生怨念,一旦長期積攢下去,勢必會出現暴亂的,到時這對我南陽而言恐不是好事。”

“南陽諸族都不是傻子。”

曹昂笑道:“他們知曉怎樣安撫這些人,再者言,南陽商會今後承接的訂單會更多,這其中就會涉及匠戶輸送。”

“眼下南陽商會的名氣不夠大,等到真正傳揚開時,涉及工匠的月錢就會明確,等到那個時候,諸族想叫麾下工匠賣命乾,就必然要提高他們的待遇。”

“昂籌設的南陽商會,是統籌南陽各族產業的媒介,甚至是治理南陽的重要一環,待到時機成熟後,涉及到商稅的征收,必將在南陽一統,到時還需滿君來親抓,不過眼下啊,當以興屯為重。”

曹昂知道他這樣做,勢必會損害一些群體的利益,使得他們處在被壓榨,被盤剝的境遇之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穿書後,我把虐文變成了甜文 漫威:開局覺醒小宇宙 替弟從軍五載,歸來全家奪我軍功? 徐吉標傳 舊域怪誕 雞靜嶺 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種田養全家! 法蘭西之父 鬥羅:三位一體,我貫穿了時間線 換親後,她在七零年代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