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操、陳宮的複雜關係,遠在荊州的曹昂並不關心,但他卻關心一件事,即陳宮不能就這樣被殺!
無他。
一切與對抗袁紹息息相關。
陳宮,兗州東郡人,其在兗州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士林之中,那可是極高的,當初曹操能坐穩兗州,擁有這處四戰之地,那陳宮是功不可沒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經陳宮斡旋,得濟北相鮑信支持,才得以叫曹操能討收肆虐兗州一帶的青州黃巾軍。
可此後的情況就有變化了。
對曹操的理念,陳宮愈發不認同,而導致二人決裂的標誌,即曹操殺了辱罵他的邊讓。
此人亦是兗州人士,是極具名望的大儒。
曹操殺邊讓,可謂將兗州士林得罪了,更叫兗州治下諸族不少生厭,故而才有了曹操起兵討伐徐州之際,陳宮聯合張邈、張超、許汜、王楷等反了曹操,這才有了呂布席卷兗州之勢。
兗州之變險些叫曹操傾覆掉。
恰是這一戰,使得汝潁一派真正崛起。
作為曹操的嫡長子,曹昂固然領兵以鎮南域,可他必須要乾涉一些事,以促成官渡之戰爆發前,能使曹操在北根基更牢靠些。
曹操不殺陳宮,則與兗州隔閡能少些。
哪怕自此以後,陳宮都不見曹操,可隻要他活著,那就夠了。
至於呂布。
曹昂的想法很簡單,此人或許反複,但騎戰可謂漢末之首,這樣的人就如此被殺,實在太過可惜。
所以曹昂給的建議,是無大戰時便留在許都,以高官厚祿待之,若有大戰,尤其是像北方掀起大戰,可留其妻女在許,調派麾下精銳騎兵追隨作戰,待到大戰結束,則抽調呂布的統兵權。
在曹袁之爭落下帷幕,不管是收複並州,亦或是征伐西涼,呂布這個人都是能起到極大作用的。
說實話。
曹昂的這封書信,被曹彰千裡迢迢送來時,被曹操看過後,曹操心裡是有震動的,他沒有想到自家這豎子居然想的這麼遠。
連與袁紹交戰都想到了。
這封信,曹操沒叫任何人看,連郭嘉都沒有。
因為這封信牽扯太大了。
也是從那之後,曹操就開始思慮一件事,真等擊敗了呂布,徐州到底該怎樣治理,畢竟在同一時間,他那位嫡長,可領兵征伐荊州。
如果徐荊兩州皆被他們奪占,那天下格局必將大變。
亦是細想這些,叫曹操想的更多了。
“公台!!”
此等態勢下,在道道注視下,被捆束著的呂布,看向了陳宮,可他的話還沒講完,卻被陳宮打斷了。
“溫侯莫要相勸!”
陳宮神情倨傲道:“宮此生斷無再投曹孟德之念,縱今日不死,那宮定會尋機以自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