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子修走了!?”
夏侯惇得知曹昂不辭而彆的消息,已經是到深夜裡了。
曹昂講述的種種,對夏侯惇是有影響的,在曹昂離開後,夏侯惇就把自己關起來,認真思索曹昂所講。
夏侯惇是越想越心驚。
曹袁之戰不可避免,這跟二袁之爭一樣,隻是時間早晚罷了。
一旦曹袁之戰開打,彆的區域怎樣,夏侯惇不去多想,但是位處東線的徐州一帶,勢必會承受極大壓力與擔子。
如此一來,若己部精銳隨著戰況的激變,繼而過重一頭,過輕一頭,是很容易栽下大跟頭的。
過去的夏侯惇,對劉備有防備,但不多。
可在聽完曹昂所講,夏侯惇的想法變了。
如果在曹袁之戰開打,且戰局愈發焦灼激烈之際,孫劉一旦聯合起來,必然會使徐州後方大亂。
真到那一步,徐州會怎樣,夏侯惇真不敢想下去。
畢竟因為他的決策,使得徐揚兩州交彙之地,銜接並不是特彆緊密,所以真要出現突發狀況,那是存有極大隱患的。
恰是這樣,讓夏侯惇生憂起來。
可在此等態勢下,夏侯惇得知了更叫他始料不及的事,讓他刮目相看,甚至有幾分佩服的侄兒曹昂,居然沒跟他說一聲就走了。
“是的使君。”
李卑盯著麵露驚愕的夏侯惇,拿起一封信說道:“這是公子留下的,除此以外再沒有彆的了。”
夏侯惇皺眉接過。
在李卑的注視下,夏侯惇無聲拆開。
“叔父勿怪侄兒不辭而彆…”
映入眼簾的話,讓夏侯惇眉頭稍稍舒展開。
說實話,曹昂背著他離開徐州,夏侯惇在驚愕之餘,是有幾分生氣的,這算什麼?他就這樣沒有容人之心嗎?
因為想通了一些事,夏侯惇還想著跟曹昂繼續探討,就徐州後續駐防調整,今後一旦爆發大戰,徐州該怎樣行動,徐州治下軍屯等事,夏侯惇想聽聽曹昂的意見。
這在過去是沒有的。
因為夏侯惇覺得自己能解決,那就沒必要麻煩彆人。
這就是夏侯惇的性格。
再一個,讓夏侯惇向小輩低頭,這事兒他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