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方勢力來講,凝聚力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即不管處在什麼境遇下,哪怕已是萬分凶險之時,仍有人願意相信己部能最終取勝,而想要達到這種地步,對上位者的考驗就要多了。
一方勢力的上位者,擁有怎樣的脾氣秉性、做事風格、眼界心胸……這構建了所領勢力的下限。
而在風雲變幻的群雄紛爭下,機遇時運是否會加持到身上,這決定了安身立命之地是否牢靠。
以上提及的這些,如果都能夠具備的話,那就可以雄踞一方參與爭霸,可想成為雄踞一方的霸主,就要看在麵臨凶險境遇時,哪怕是遭遇了重大挫折,是否有一顆敢從頭再來的決心!
自董卓率西涼軍入雒陽的那刻起,漢室就注定要經曆一場浩蕩,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結束,就加劇了這場動蕩局勢,短短十餘載的光景,不止湧現了多少豪傑,又不知死了多少,而至建安五年依舊能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曹操,無疑是最具爭議的一位。
但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
自奉天子以令不臣,定都於許以來,曹操的時運似強的可怕,但又有多少人還記得,曾經的曹操,是處在如履薄冰之下的,是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的,是縱使局勢如何不利都絕不氣餒放棄的。
也恰恰是曹操這樣的性格,使得追隨曹操的一批文武,不管處在什麼位置上,處在何等境遇下,都堅定不移選擇相信曹操的。
曹氏、夏侯、丁家三族成員就不用提了,他們與曹操深度捆綁在了一起,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更彆提三族子弟,多數都聚到曹昂身邊,說是曆練,實則就是一種態度與站隊,就像他們無條件追隨曹操一樣。
這也是曹操所默許的。
當然了,站在曹昂的角度,三族子弟就是在曆練,不管是涉政的,亦或是涉軍的,唯有通過他的考驗,才能給他們鋪設一條條適合各自的晉升之路,誰要是沒有通過的話,那就隻能排除到核心圈層之外了。
而除了三族以外,還有大批文武堅定跟隨,這批文武多數追隨在曹操麾下,少數跟隨在曹昂麾下,即便今下的境遇對於整個曹氏而言,依舊是處在較為凶險的程度,可直到現在卻沒有背刺的,更彆提背叛的!!
……
鴻溝水潺潺流淌。
官渡一帶,曹軍大營。
劈啪~
篝火燃燒發出的聲響,與有規律出現的腳步聲,還有不時響起的馬鳴聲,打斷了深夜的寂靜。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氛圍籠罩此間。
中軍帥帳燈火通明,在光亮映照下,帳內卻無人影走動。
反倒是帥帳之外,數十名壯漢如雕塑一般,表情漠然的值守各處,而在帳口處,一黑塔壯漢,身披重甲,雙手緊握鐵戟,那雙虎目如炬的盯著各處。
突地,一道人影在夜幕下走動。
這叫不少人警覺起來。
當帥帳前點燃的篝火,照清來人麵龐時,那些壯漢警惕的神情沒了,又如先前那般漠然的站著。
“典君,明公睡了沒?”
匆匆趕來的郭嘉,走到典韋身前時,抬手一禮道。
“才睡一個多時辰。”
典韋側過身,避開郭嘉所行之禮,隨即微微低首道:“奉孝,沒有緊急軍務的話,是否等拂曉再來,明公這幾日睡的太少了。”
郭嘉看看典韋,又看看帥帳,一時有些猶豫不決。
自袁紹領軍進抵陽武,自家主公就夜不能寐,跟袁紹所部大軍交戰,這需要兼顧到的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有滿盤皆輸之勢。
“典君,帳外何人?”
在郭嘉思慮之際,帥帳內響起曹操的聲音。
“明公,是奉孝。”
典韋轉過身去,持鐵戟抱拳道。
“快請奉孝進帳。”
曹操的聲音再度響起,“某先前不是說過,奉孝若來,不必管某做什麼,請進帳就是。”
“喏!”
典韋當即應道,隨即便轉過身看向郭嘉。
郭嘉見狀,跟典韋點頭示意後,便撩袍朝帳內快步走去。
“奉孝深夜過來,可是出了何事?”
帥帳內,曹操倚著憑幾,伸手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壓著心底的躁意,語氣平和的對郭嘉說道。
“明公,好消息!!”
郭嘉聽後,露出笑意道:“虎豹騎送來急報,呂奉先率部又破了袁紹一處中轉糧屯重地,還將追擊的袁軍給擊敗了!”
“果真?!”
曹操一甩袍袖,探身向前看向郭嘉。
“嗯!”
郭嘉重重點頭,遂快步朝曹操走去,將所持軍報遞給了曹操。
“哈哈!!”
不多時,帥帳內響起曹操爽朗笑聲。
“好啊!!好啊!!”
拿著軍報的曹操,笑著看向郭嘉,“袁本初若知此消息的話,就夠他頭疼一陣的了,哈哈——”
見曹操如此,郭嘉也跟著笑了。
自呂布統領虎豹騎,繼而對袁紹所部展開攻勢,虎豹騎的一應軍報,都是送到郭嘉這邊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他。
郭嘉暗中執掌校事府,在冀州等地派有暗樁,一些關鍵性的情報刺探到以後,能夠及時讓呂布、曹純、曹休、曹真、夏侯尚他們知曉,自曹袁之戰爆發以來,這支騎兵精銳對袁軍造成的損失不小。
曹純在曹軍之中不顯山不露水,但治軍是極其嚴格的,不然曹操也不會叫曹純執掌這支精銳騎兵,但曹純跟呂布比起來,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畢竟呂布生在邊塞,長在邊塞,成在邊塞,對騎兵如何運用,呂布要敢稱第二的話,那就沒人敢稱第一了。
“還好,當初聽了子修之言,沒有將呂奉先殺了,不然啊,哪兒有如今的戰況啊。”在郭嘉感慨之際,曹操放下所持軍報,眉宇間透著些許感慨道。
“子修說的沒錯,呂奉先就是太缺少認同了,世人皆覺得其是異類,是胡兒,換做是誰聽到這話,會能接受啊。”
“明公說的是。”
郭嘉微微一笑道:“不過嘉卻覺得,呂奉先能取如此戰績,若無明公此等胸襟,恐很難取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