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臥龍、鳳雛兩院基礎上,籌建長沙、汝南、壽春、廬江、徐州諸院一事,經鳳雛學院對外公布,如曹昂預想的一樣,在所難免的引起不小轟動,先是襄陽城及襄陽郡,再是宛城及南陽郡,後是荊北諸郡……這其中有讚同的,有反對的,有觀望的,有推波助瀾的,總而言之諸院籌建的爭議很大,可對於這些啊,曹昂根本就沒有在意,更沒有理會,因為曹昂太清楚裡麵的門道和玄機了。
從鳳雛學院回來後,曹昂乾了兩件事,一個是以征東將軍府之命,在臥龍、鳳雛兩院抽調一批名士大儒前去新院赴任,去與不去征東將軍府不強迫,但關於他們的調令,曹昂卻命人對外公布出來,這個公布是對所轄荊豫徐揚四州治下諸郡眾縣的,目的就是要讓各地皆知曉此事。
一個是曹昂在府靜養了,牽扯到征東將軍府的一應軍政要務,自有對應的人來負責,而無法決斷的,再集中送到曹昂這裡處置,也是這樣,曹昂有了段難得的悠閒時光,以陪陪身邊的家人還有子嗣。
過去這幾年光景,曹昂始終是緊繃著的。
為了搶奪先機,為了獲取優勢,曹昂休息的時日很短,但這次趁著所謀大事,曹昂覺得該給自己放個小假了。
所處的位置,雖說跟先前沒有區彆,但所帶來的影響力卻增大不少,曹昂知道,這一方麵是因為曹氏的底蘊增強不少,另一方麵與自己打的仗密不可分,但也恰是這樣,曹昂需要注意的就更多了。
“跟公子預想的一樣,征東將軍府籌建諸院的消息,在傳至許都一帶後,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征東將軍府,內宅所在。
一處小亭裡。
賈詡撩撩袍袖,神情正色的看向曹昂,“特彆是事關諸院考校之事,其中表現優異的學子,如果願意接受征東將軍府的征辟,即可得征東將軍府舉薦為官,這在許都遭到的質疑和抨擊是極大的。”
“在這件事上,丞相府沒有任何表態,甚至許都一帶議論此事的,丞相府也沒有人出麵進行乾涉。”
“老師覺得這件事,昂究竟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曹昂將一碗茶,遞到賈詡跟前,露出笑意道:“畢竟對今下的曹氏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局麵了,畢竟在河北的袁紹,如今可是虎視眈眈的想跟我父再戰呢。”
“詡覺得這件事,公子做的是對的。”
接過茶碗的賈詡,語氣堅定道:“許都一帶也好,整個荊北諸郡也罷,甚至包括其他地方,之所以對此事有質疑,有抨擊,無一例外是想維護舉孝廉、舉茂才,畢竟這是他們的根本所在。”
“而諸院的籌建與招生,無疑是要打破這一局麵,這等於說掌控在士族閥閱手裡的一些東西,在今後可能要被切開了。”
“詡認為明公正是看出公子所謀,故而才在此事上沒有表態,丞相府更是什麼都沒做,有爭議這是好的,畢竟爭議越大,關注此事的就越多。”
“試想一下,當那些豪強郡強、寒門庶族子弟,為了能夠躋身仕途之中,不再單一的選擇投效到誰的門下做門生,而是選擇前去諸院進修,那就等於說他們堅定的追隨了曹氏,而非是彆的士族閥閱,短時間內或許不能看到成效,可時間長了呢?”
講到這裡時,賈詡端起茶碗呷了口茶。
對這新茶,賈詡是挺喜歡的。
這是曹昂命人炒製的,跟今下主流的煮茶,是有天壤之彆的,賈詡喜歡這茶入口微苦,回味卻甘的滋味。
這與他的經曆何其相似。
“知昂者,我父也。”
“懂昂者,老師也。”
在賈詡的注視下,曹昂倚著憑幾,露出笑意道:“以上諸院隻是個開始,在今後,昂要一步步推動,最終實現有州學,有郡學,有縣學,而上述諸學將歸屬於官學!!!”
果然是這樣。
賈詡心裡暗道,這與他接替桓階所籌軍屯學,就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年輕時求學的那段經曆,其中的苦澀與辛酸,賈詡至今都是難以忘懷的。
“老師,牽扯到造紙、活字印刷、出版等方麵,一定要多培養些人才才行。”在賈詡思緒萬千之際,曹昂卻收斂笑意,表情正色道。
“想要將某些規則給打破,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底氣才行,推動官學建設,發展軍屯學的關鍵就在於書籍,在於紙張,這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是奢侈的,昂需要在一些年後,能將這些向下傳遞。”
“彆的不說,在今後數載內,以臥龍、鳳雛為首的六院,還有隱秘發展的軍屯學,上述一應之物都必須足額供應才行,這件事關係到昂的重要謀劃,也恰是這樣,此事交給彆人,昂是不放心的。”
“公子放心。”
在曹昂的注視下,賈詡作揖拜道:“詡會安排好一切的。”
曹昂知曉賈詡的脾性與風格,但在一些事情上,曹昂甚至不會對曹操袒露,但卻會跟賈詡袒露。
原因很簡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在曹昂看來,精通於明哲保身的賈詡,在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後,是絕不會選擇背叛自己的。
他們倆已經捆綁在一起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有些事情啊,曹昂需要賈詡來主抓負責。
甚至在曹昂的眼裡,賈詡的底啊,還遠沒有被他給探出來,這樣的一位大才,關鍵還足夠心狠手辣,曹昂需要將其才能全部都用上才行。
彆的不說。
等到曹氏實現問鼎後,牽扯到對草原諸族的征戰,對周邊諸族的征伐,有幾個人,曹昂肯定是要叫他們參與其中的。
呂奉先,賈文和,程仲德,郭奉孝……
這幾位要聚在一起,那能掀起何等的驚濤駭浪,說實話,曹昂都是無法預想的,但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叫子孫後代享福祉,這買賣在曹昂看來是非常值的,再者言,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即便有些事真做了,曹昂知道自有人會辯的。
“公子,還有一件事。”
在曹昂思緒萬千之際,賈詡的聲音響起。
“何事?”
曹昂開口道。
“對那幾位,詡覺得公子是時候見見了。”
賈詡此言一出,就叫曹昂想到了陳宮、關羽、沮授、荀諶等人,受到自己的影響,這些與曹氏為敵的文武,他們的命運軌跡,也悄然發生了巨變。
特彆是陳宮、沮授、荀諶等人,本該是必死的結局,但現在他們都活的好好的,對這幾位的才華,曹昂是知曉的。
如果能叫他們投效到曹氏麾下,這對曹氏是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