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絕”
良久,一道輕語突然自識海響起。
靈識傳音,乃至上仙道的大能。
蘇清絕心道:“師尊找我有事?”
“思無邪乃師尊的徒弟,當年小荒山一戰後,宋南辭帶走了思無邪。”
蘇清絕頓時心驚。
宋南辭,當年天衍宗的宗主,濯君回的師兄,亦是害死濯君回的罪魁禍首,帶走思無邪,其用意讓人不敢猜測。
而自小荒山一戰不久,宋南辭身死,宗主之位傳於旁人,複又過去百年,雲開影成了天衍宗的宗主,作為當年唯一一個參與討伐魔教的濯君回的弟子,這三百年間可曾知曉真相?
“當年小荒山一戰,長留仙尊可有說過什麼?”
“當年十三門派一朝覆滅,其中除了與師尊交好的無相門,亦有一個門派與雲開影有關。”
“是以當年討伐魔教時,隻有他一人?”
“是有一些緣由”青淵歎了一息,道:“此因果我亦是今夜才得知。”
他思忖片刻,道出過往之事。
雲開影在年幼時曾經曆一場水患,水患無情,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也正因此被濯君回撿回天衍宗成為他的第一個徒弟。
他在修行滿載下山遊曆之時,因緣際遇遇到由於水患而失散的妹妹,因救命之恩,她已拜入師門,雖兩門相隔千裡,但雲開影總會去看上一看,然不想會發生滅門之事。
當幾人知曉此事時,濯君回已經隻身入魔教,三人找尋一番無果,又遇眾仙門商論討伐魔教之舉,彼時雲開影鬱結於心卻也絲毫未曾退讓,直至他在天衍宗內見到一身魔氣的濯君回。
因聲討一事,他回宗欲取宋楠辭的性命,兩人正巧撞上,雲開影當即求他給一個說辭,濯君回對此行徑侃侃而談,句句錐心。
氣急之餘,兩人交起手來,若非宋南辭及時趕到,他將命喪濯君回之手,也是因此,雲開影臨陣倒戈,跟著眾人去了小荒山。
因圍剿的仙門人數眾多,他並未衝鋒在前,而是被命為啟動陣法之人。
天衍鎖魂陣是天衍宗的困陣,即便是能在要命關頭神魂離體的仙道尊者亦無法掙脫,但不至要其性命。
濯君回師從天衍宗又怎不知此陣的模樣,想必不會大意入陣,如此過去一日。
不料濯君回還是出現了,百人維係的大陣他直衝雲開影而來,數年來的教養之恩自眼前一閃而過,恍惚間他啟動了陣法。
白光耀眼奪目,將濯君回禁錮其中,不待眾人高呼,自地底突然湧出陰冷嗜血的黑霧將山頭團團圍住,鎮守陣法的修士還未回過神來便隻剩下一具具血淋淋的白骨,而自己亦被黑霧擊暈過去。
不知過去多久,他有片刻的清醒,異火肆虐,小宗山的夜被燒得通紅,他看著宋南辭自火中救起一人後身影突然自火海裡消失,那被救之人正是思無邪。
疑竇頓生,但抵擋不住意識的消散,再醒來之時,他已經被琅環之主送回了天衍宗。
彼時距離小宗山一戰過去兩年,仙門死傷無數,而如雲開影這般自陣法裡活下來的不出其二。
都道是濯君回念他的師徒情,留他一命,他也確信如此。不過那人怎會將重生的神骨給了他,至此天衍鎖魂陣突然變成萬魔噬魂陣的疑慮以及思無邪與宋南辭的乾係從未打消過。
再次見到宋南辭時,他因重傷的緣故已命不久矣,問起陣法一事,宋南辭隻道是魔族詭計多端,門內定是出了細作。
當日的萬魔噬魂陣隻有雲開影一人活了下來,自己也無從得知其他事,他自說什麼便是什麼,便未再詢問清嫿一事。
直至宋南辭身死,他閉關出來開始尋找關於十三宗門滅門的事,途中與尋阿元的錦寰遇上,才知當年始末。
離恨天內有萬象天衍陣的一環,地底的靈脈已經被魔氣侵噬,此行非去不可。
而宋南辭知曉其事,滅十三宗門也是交由他所為,此次假意投誠,濯君回行事無阻,了事後欲裡應外合一舉將魔族隔絕。
那日濯君回引魔族入陣法,不料當天衍鎖魂陣開啟之時改變了地下方成的萬象天引陣法,二陣相合竟然會促成需要血祭才會開啟的萬魔噬魂陣。
此陣一旦瓦解,離恨天的靈脈必將毀去,魔氣會吞噬靈脈,一旦蔓延開來,無靈氣維係的三關城結界將如同虛設,當能與神族一戰的上古魔神出世,哪裡還有如今的海晏河清之景?
一念生一念死,濯君回隻身赴死,受萬魔噬咬之苦,以彼骨血,扭轉陣法,渡此劫難。
後至異火燎原,化物成土,水遇成涸,小宗山頓時如人間煉獄一般。
大火燒了三日才有熄滅的跡象,自火勢褪去,錦寰便上山尋找阿元,阿元初生心火,其神魂異常虛弱,今又耗費三日氣力,怕已無力去附於人身,重現真身。
因異火的緣故,小荒山入眼黑土堆積,填平穀地與峽隙,讓原本險峻的山勢變得可及,錦寰找尋數日無果,隻在黑土之下發現了雲開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