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略了突厥豐富多彩的文化與風情之後,大唐使團在袁從英的引領下,懷著對知識與交流的熱忱,踏入了執失部的定居點。這片土地,宛如草原懷抱中的一顆綠寶石,與廣袤無垠、充滿野性的草原形成鮮明對比,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農耕景象,好似一幅細膩的田園畫卷在眾人眼前徐徐展開。
那日,陽光宛如金色的薄紗,輕柔地灑落在這片土地上,給農田披上了一層熠熠生輝的盛裝。田埂間,農作物鬱鬱蔥蔥,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在微風的輕撫下,泛起層層漣漪,仿佛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遠道而來的大唐使團致以最熱烈的歡迎。使團成員們沿著蜿蜒的田埂緩緩漫步,目光中滿是好奇與探索的渴望,仔細觀察著這片陌生卻又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
一位身形健碩、皮膚被歲月與陽光染成古銅色的突厥農民,臉上洋溢著質樸而憨厚的笑容,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熱情洋溢地迎了上來。他身著簡單而耐用的衣物,那衣物上殘留著泥土的痕跡,散發著大地的氣息,彰顯著他與這片土地的深厚羈絆,一看便是在田間辛勤勞作多年的行家裡手。“歡迎大唐的貴客們大駕光臨!”他的聲音洪亮而熱忱,儘管帶著濃重的突厥口音,卻如同草原上的勁風,充滿力量與真誠。
蕭嵩麵帶和善的微笑,親切地回應道:“多謝老鄉的熱情相迎,我們早有耳聞,執失部的農耕獨具特色,今日特來一探究竟,還望老鄉不吝賜教。”
突厥農民咧嘴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欣然點頭,而後抬手輕輕指向農田,娓娓道來:“咱們這片土地,毗鄰草原,氣候條件與彆處大不相同,因此在耕種方式上,自然也有一番獨特的門道。”說罷,他微微蹲下身子,動作嫻熟地輕輕撥開一株作物的葉片,繼續說道:“就拿這耐旱的粟米來說吧,我們通常會選擇在春雨初降之時進行播種。這個時候,土地剛剛被春雨滋潤,還飽含著濕氣,種子播下去,便能如同嬰兒吮吸母乳一般,更好地汲取水分,從而順利發芽。而且,我們播種時,會特意將種子播撒得稀疏一些。您瞧,這樣每一株幼苗都能充分享受陽光的照耀,汲取充足的養分,茁壯成長。”
使團中的一位年輕成員,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忍不住問道:“為何不把種子種得密集些呢?這樣一來,收成豈不是會更多?”
突厥農民緩緩直起身,輕輕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耐心地解釋道:“年輕人,你有所不知啊。草原上風大,若是種得過於密集,一旦狂風襲來,那些幼苗就容易相互擠壓、倒伏。而且,它們還會彼此爭奪養分,如此一來,反而不利於生長,收成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使團成員們紛紛點頭,對這種因地製宜、充滿智慧的種植方法表示由衷的讚賞。就在這時,蕭嵩的目光被農田裡一種從未見過的作物所吸引。隻見它葉片寬大,猶如一把把綠色的蒲扇,莖乾粗壯挺拔,仿佛是這片農田裡的衛士。蕭嵩快步走上前,帶著一絲好奇與謙遜,向農民詢問:“老鄉,這是什麼作物呀?模樣看著實在是特彆,我從未見過。”
農民眼中滿是自豪,熱情洋溢地介紹道:“這叫蕪菁,在我們這兒可是常見的寶貝。它既能作為可口的蔬菜供人食用,又能當作飼料喂養牲口,用處可大著呢!這蕪菁啊,特彆能耐得住草原的嚴寒,生長速度也快,在這片土地上,它可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緊接著,他便興致勃勃地講解起蕪菁的種植方法,從種子的挑選、施肥的技巧,到灌溉的最佳時機,每一個環節都講得細致入微,毫無保留。
講解完畢,農民熱情地邀請使團成員:“要不,各位貴客也親自體驗一下播種的樂趣?”
蕭嵩欣然應允,微笑著說道:“好啊,如此難得的機會,我們自然不能錯過。正好也感受一下執失部的農耕之樂。”
於是,在農民的悉心指導下,使團成員們紛紛拿起種子,興致勃勃地在田間開始播種。大家小心翼翼地模仿著農民的動作,輕輕將種子撒入鬆軟的泥土中,隨後再輕輕覆蓋上一層薄如蟬翼的細土。儘管他們的動作稍顯生疏,卻充滿了認真與專注,每一個人都沉浸在這份與土地親密接觸的喜悅之中。
播種間隙,一位使團成員突然想起大唐先進的灌溉技術,便興致勃勃地向突厥農民介紹起來:“我們大唐有一種神奇的水車,它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水利使者,能夠輕鬆地將低處的水引到高處的農田裡,不僅節省人力,還十分高效。”
突厥農民聽聞,眼中頓時閃過一抹驚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說道:“真有如此神奇的物件?快給我們詳細講講,這水車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使團成員見狀,興致愈發高漲,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生動地描述道:“這水車主要由一個巨大的輪子和許多竹筒構成。當水流經過時,便會帶動輪子緩緩轉動。隨著輪子的轉動,那些竹筒就會依次浸入水中,將水舀起。當竹筒轉到高處時,水便會順著竹筒傾瀉而出,流進高處的水渠裡。如此循環往複,便能輕鬆灌溉到更多的田地,大大減輕了灌溉的負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突厥農民聽得全神貫注,不住地點頭,興奮地說道:“這法子真是妙啊!要是我們這兒也能用上這水車,那遠處那些難以灌溉的田地,就再也不用擔心缺水的問題了。”
這時,另一位使團成員也加入到交流之中,自豪地說道:“我們大唐還有改良後的農具,其中曲轅犁更是彆具一格。它操作起來更加省力,耕地也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農耕的效率。”
突厥農民好奇地問道:“這曲轅犁與我們平日裡使用的犁,究竟有何不同之處呢?”
使團成員耐心地解釋道:“這曲轅犁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犁轅是彎曲的。相較於傳統的直轅犁,曲轅犁的設計更加巧妙,它不僅輕便靈活,而且能夠根據耕地的深淺需求,輕鬆進行調整。此外,它還能有效節省畜力,使得耕種變得更加輕鬆高效。”
突厥農民若有所思,感慨地說道:“聽你們這麼一說,大唐的農耕技術果然先進非凡,我們確實得多加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啊。”
蕭嵩微笑著說道:“通過這樣的交流,我們彼此都能借鑒對方的長處,讓雙方的農耕技術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農耕之事,雖然各地因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有所差異,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
眾人一邊勞作,一邊熱烈地交流著農耕經驗。田間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那聲音仿佛是一曲和諧的樂章,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空回蕩,傳遞著友好與互助的溫暖。
喜歡異域使命請大家收藏:()異域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