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恩考慮的太多,和老朱一樣操心的太多,剛在琉求站穩就考慮後世的製度問題了。
為什麼很多人說古時候的士兵沒有後世的士兵厲害,因為後世的士兵都主動或被動的接收了民族和愛國主義的教育。
而古時候的兵大部分是兄弟兵,或者是一個地方的,大家都是鄉裡鄉親,榮譽感基本沒有,他們隻想看到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或者戰後的戰利品。
所以有時候官兵在敵境的作為真的不說也罷,還不如土匪呢。
自己現在雖然白手起家,壞處不少,但也有好處,琉求是移民來的,這個時候的宗族勢力沒有形成。
越想越亂的邢承恩突然覺得自己也是鹹吃蘿卜淡操心,等自己治下幾十萬人再考慮這些事情吧!
穿越者守則第一條:安全第一!
秉持著這一原則,邢承恩瘋狂擴充武力,軍民五比一的比例已經很瘋狂了!
這個時代一戶四到五口人,一戶抽一人當兵就是暴政了,邢承恩現在得暫緩一下士兵人數了。
剛來澎湖列島的時候,李六魁部本就是駐軍,千人的駐軍把家屬帶來後形成了四千多人的聚集地。
自己後來從金國移民的幾次也是招護衛,所以精壯帶家屬也基本是一家一個兵的比例。
從日本招收的乾脆全是武士,這三千多人沒有家室一下子把單身漢比例拉大了。
後來從南宋招募的是少年和老人不適合抽出來當兵,要不然邢承恩治下的軍民比例可能到了一比三。
而且這些人中基本都是男性,南宋女孩子吃香都願意扶養,反而是男孩子遭嫌棄,這些孩子長大了還是一群單身漢。
這次從日本買些女人給三千多武士婚配上,這樣也能讓他們歸心,以後在日本攪動風雲還要靠他們。
自己帶漢人去日本那是侵略,日本必定會決死作戰,忽必烈征日本就是明例。
可要是自己帶著一群日本武士爭天皇和將軍位,那就是內戰,牆頭草見風使舵也好,冷眼旁觀也罷,總之自己的阻力會小很多。
王進現在隻想練出一支精兵來以備將來,他知道將來海外建國沒有一直強軍是乾不成的。
可也不能為了軍事目標就忽略了民生,全民皆兵聽著好聽實際上沒有根據地供養那就是個笑話。
古時候為什麼軍屯,還不是沒人供養逼出來的,還有一個原因和後勤補給跟不上來有關係。
邊疆太遠,後方的的糧食送過來還不夠民夫吃的,所以戍邊戰士隻能軍屯。
邢承恩現在讓匠人們研究罐頭和壓縮餅乾等產品就是為了軍需準備的,日後遠征這些都是軍隊戰鬥力的保障。
這些事物先安排著,出成果還需要時間,和王進溝通清楚之後,讓船隊過完春節就去高麗走一趟,看看有合適的機會搞些人口回來,女子和教書先生優先。
上午給學生們上完課就沒事了,邢承恩下午和邢國舉等人就高麗事宜溝通了一下。
邢國舉等人的家眷也都到了琉求島上,今年大家能團團圓圓過個年,不像去年幾個人在泉州小院裡過的冷清。
進入臘月以後,宋人便啟動了春節過年模式,家家戶戶開始采購年貨。
邢承恩專門跑泉州買了次年貨,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鐘馗、狻猊、虎頭及金彩縷花、春帖幡勝之類,爆仗、成架煙火之類也沒少買。
宋朝的爆竹不下百餘種,有單響、雙響、連響。
其中,飛上天空才爆響的二踢腳爆竹,和後世邢承恩小時候燃放的煙花爆竹並無二樣,令人歎為觀止。
宋朝人過年講究一些,年夜飯要按照順序依次上桌,準備的飯菜也是各有不同。
聽邢國舉說在宋朝宮廷中,不同的飯菜還要配以不同的音樂、舞蹈來配合,難怪老蘇說曲儘風流之妙,宋朝過年真的是花樣百出!
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宋人稱為交年節,也稱小年。
這一天要舉行“醉司命”、“照虛耗”、“誦經咒”、“掃屋宇”等多種節日活動。
從小年夜開始,到除夕“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
對宋朝人來說,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而且元宵節還有前後五天的假期。
元宵節觀燈是非常盛大的一件事情。宋帝多強調元宵節應“與民同樂”。
城內處處張燈、人人觀燈,南宋時臨安城內“四十裡燈光不絕”。
元宵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處處管弦,萬街千巷,儘皆繁盛浩鬨。
老辛在他的著名作品《青玉案·元夕》中生動地描繪了元宵之夜的盛況,一夜魚龍舞!
元宵節燈品繁多,以“蘇燈”為最,圈片大者,徑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種種奇妙,令人佩服。
宋朝還出現了“猜燈謎”的節日活動。
南宋時,臨安每逢元宵節時製謎,將謎麵寫在紙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