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三人跪地道歉的事情很快就被圍觀者們傳的沸沸揚揚,不過它的風頭僅僅持續了一天,就被另外一件事給壓了下去。
因為,薛陳學堂正式開學了!
範煉知道無法脫身之後,便隻能把學堂當作身後事來做,於是他加快了號召學生的步伐,終於在與薛大老爺談話的兩天後將薛陳學堂的老師給湊齊了。
目前,學堂有山長一人,夫子九人,及其自帶的助教秀才若乾。
山長是範煉。
夫子九人皆為舉人,分彆教授大周科舉的九個科目。
其中除開教授三禮科的江應柏是受陳顯榮邀請來的之外,其中如進士科範逸、九經科龔躍、五經科馬有德、開元禮科郭勇、三史科範齊、三禮科宋庚元、三傳科範琛、學究科王信和明法科王進的皆是範煉的門生或族中子弟。
不得不說,好歹也是曾經的吏部侍郎,這哪怕是退出了朝堂,也不會少了追隨者。
範煉的門生到齊之後,薛陳學堂便正是開課了。
隻是如此一來,學堂儘管取有薛陳二字,但陳顯榮在此已經完全沒了說話的權利,薛大老爺雖然還能講上兩句,可已經把學堂完全握在手裡的範煉對待他已然不如兩日前在亭間那般和善了。
不過隻要是爭權,那便會產生交鋒,不管過程是否和平。
所以範煉首先對準的,便是甲字樓裡的李涉等人。
開學典禮上他講,既然學堂是為了造福本地好學者建立的,那便不能區分特權,所有的學子都將同等視之。
於是,他順利的攆走了陳九等人。
而後……
範煉自然也不會傻到像對待下人那樣直接驅逐李涉他們。
他換了種方式。
月試!
自學堂正式開課日起,甲字樓的所有房間將按照考試名次來歸屬,學習成績優越者且名列前茅著才能入住甲字樓。
如此做法有三得。
一、使成績優越者享有特權,以此來激發學生們之間的競爭。
二、相比於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家境富裕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時間要早,看過的書籍也會更多,儘管學堂采用的是寄宿製,但一個月的時間很難拉開彼此的差距,範煉不用馬上得罪滁縣本地的鄉紳。
二、若之後的考試有普通家庭的孩子後來居上,此時已經全權在握的範煉自然會欣喜不已,畢竟他來這裡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身後之名,那還有什麼是比桃李滿天下更出名的呢?
如此一舉三得之法,範煉可以說是招招受益。
薛大老爺對此也有些錯不及範,不過他隻是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上,卻沒有多說一言。
對他來說,隻有李涉入甕便可!
至於其他的,他都快要死了,還去計較做什麼?
這不平白耗費腦力嘛。
公布了學堂的新規矩之後,便是給各學生分類。
這裡的分類並不是說把學生分成九科。
大周朝的科舉雖然有九個科目,但這九科並不是第一次考試時就要區分開來的,在學生們沒有考取到童生的名額之前,都是九科參合著來考的。
眼下夫子們是將識字的與不識字的給分開來教。
不識字的交給了那些秀才助教幫助其開蒙。
識字的則交給一眾舉人夫子,按科目分類依次排列教學。
一番折騰之後,總計百餘名報道的學生裡,識字的人數居然足足有六十多人,近乎七成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