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馬翠翠都有些生氣,但驟然峰回路轉,她心口的怒氣又緩了緩,狐疑地看著她:“什麼建議?”
她倒也不小看趙宛舒。
沒看三房不少人都願意聽她說話嗎?
趙宛舒:“就如您所言,阿祿也是趙家的子孫。不然您先帶著他往族裡轉轉,看看族裡願意有人資助他否?”
馬翠翠臉一沉,“這世道誰家有錢不願意自己送自家人去,送阿祿去,那不是腦子裡有大病嗎?”
說著,她就氣呼呼地想要轉身離開。
“還有個辦法。”趙宛舒慢悠悠道,“就如您所言,阿祿也是李奶奶的孫子。她不能厚此薄彼啊!大孫子能不能中舉,那都是兩說的。”
“咱們鄉下人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奶奶若是願意再供一個孫子,那以後收獲的不是兩個狀元郎嗎?”
馬翠翠聞言,心裡也歡喜。
誰不希望自家孩子出息,以後能讓她們當父母的過上好日子呢!
“也是這個道理啊!就是前頭我不是說了嗎?你奶奶現在就跟鐵公雞一般,一毛不拔……”
“那是因為嬸子和四叔沒有好好兒的跟她闡述利弊嘛!”趙宛舒笑道,“凡事都有困難,隻要說清楚明白,李奶奶定然也是懂的。”
“誰不是盼著自家的兒孫好啊!您說是不是?不然生再多的兒孫都不能好好養,那圖什麼?”
“而且,為母者總是要為孩子打算長遠的。便是為此,背負些不好的名聲,也是無可奈何的啊!”
“就如而今一般,李奶奶哪回來我家,是隻為了她自己的是不是?她心裡啊,還是念著兒孫的!”
隻是,念著不是他們二房和三房的而已。
馬翠翠想了想,也倍感有道理。
都說多子多福,那生了也得養好才叫福氣啊!
讀書本來就是好事,大房讀得,他家為什麼讀不得?
趙李氏不答應,那就是她偏心,不想看著他們四房好啊!不想看趙家兒孫出息啊!
她目露沉思,鄭重頷首,“你說得有道理。我回去就跟相公還有爹爹說清楚。我肚子裡看還揣著趙家的兒孫,他們若是一個都養不好,還讓我生那麼多乾甚!”
至於趙李氏等人若是不答應……想起方才那番話,她心裡浮起了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但她又很快壓抑住,回過神來,她轉身就要走,但又想起什麼,轉頭朝趙宛舒感激道,“阿宛,多謝你的提醒。”
說完,她就離開了。
趙宛舒不需要馬翠翠的感激,她特地跟她打那麼久的太極,也不是存著多好的心思。
趙李氏占據最高的道德位置,雖然因為過繼,現在她是不占理了。
但反反複複的,就像是蒼蠅一樣惹人厭煩,鬨騰得人煩躁。
歸根結底,還是太閒了。
趙家大房也好,趙李氏也好,都太閒了,所以才把目光放在他家身上。
但趙家也不是鐵板一塊,其實都各有心思,就拿方才馬翠翠隨口的幾句抱怨就能看出。
他們覺得大房占了大利,所以心裡不平衡。
但大房卻也覺得四房占了便宜,什麼事兒也不乾,就光顧著當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