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充滿夏日情趣的小詩出自於一位殺人狂魔高駢之手。高駢寫詩雲淡風輕,現實中卻是殺人如麻。
高駢祖籍渤海蓚縣,出身於漢族名門渤海高氏(東魏建立者高歡、東魏名將高傲曹、唐代詩人高適等皆來自此家族)。
高駢爺爺是晚唐名將高崇文,曾憑借一己之力平定西川,榮封南平郡王。高駢本人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詩文頗有造詣,書法超群,且熟讀兵書,箭無虛發。
高駢某日出行,聞聽空中雕鳴聲聲,一抬頭,隻見兩隻大雕展翼並飛,撲翅掠過,箭術嫻熟的高駢說了聲:“我後大富貴,當貫之”!隨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直指長空,雙雕應聲而落,眾人大驚,歡呼聲響遏行雲,人稱“落雕侍禦”。
一箭雙雕,確要有過硬的本領,這位射雕英雄,果然在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聲名日隆,曆任數鎮節度使,驗證了自己當初射雕時的預言。
高駢作為武人,他破黨項,退吐蕃,平安南,收交趾,戰功累累。後期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但他又喜好文學,有不少詩詞傳世,是晚唐舉足輕重之人。高駢有詩一首《言懷》:
恨乏平戎策,
慚登拜將壇。
手持金鉞冷,
身掛鐵衣寒。
主聖扶持易,
恩深報效難。
三邊猶未靜,
何敢便休官。
年輕時的高駢,在家國的感召之下,信奉祖輩留傳的傳統,滿腔熱血,南征北戰,化做聲聲長嘯,確有勢不可擋、英氣勃發的射雕雄心,在荒無人煙的邊陲,一心平虜保國。
但是在平定南詔後,因為與從前鎮守成都的“突將“發生“俸祿“衝突,高駢竟然帶人闖入這些“突將“家中,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到繈褓中的嬰兒,一個不留全部處死。一時間血流成河,哭聲動天,仿佛人間地獄,慘不忍睹。一夜間竟然殺死數千人。
後來黃巢兵起,直指長安,朝廷對身在揚州統兵,肩負宰相之職的高駢十分依賴,舉國上下都希望他能出兵護國,扭轉乾坤。高駢“下令將出師”。心腹畢師鐸替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將軍您現在功勳卓著,賊尚未平,而朝廷中已有口舌是非,一旦賊平,則有功高震主之嫌,何不坐山觀虎鬥,自求多福呢?
黃巢軍入長安時,唐僖宗急調高駢勤王,他不服朝廷節製,並未奉詔出兵,隻是命其幕客新羅人崔致遠作《檄黃巢文》,出兵至揚州東塘百餘日,以虛張聲勢,此後又上表請唐僖宗巡幸江淮,被唐廷質疑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高駢的小心眼壞了大事。儘管朝廷對其“倚若長城”,奔送詔諭的使者相望於道。但他仍然擁兵不出。唐僖宗終於對這名大唐宿將心灰意冷。無奈之下,隻得將都統的兵權移交給曾遭罷相的王鐸,對高駢則進行加爵削權的冷處理。
高駢一向瞧不上眼的王鐸號召各鎮諸侯討伐流賊。中和三年四月,長安被官軍收複。捷報傳來,高駢頓感顏麵儘失、威望一掃而光。
高駢從此意誌消沉,他在《寫懷二首》中吐露心思:
漁竿消日酒消愁,
一醉忘情萬事休。
卻恨韓彭興漢室,
功成不向五湖遊。
花滿西園月滿池,
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
不動征旗動酒旗。
高駢從此沉湎於崇道之術。他所信任的呂用之等人假意說他將歸上清,羽化登仙,將高駢引入歧途。
畢師鐸原是黃巢大將,投降高駢後任淮南都知兵馬使畢師鐸高大威猛無人可比,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揚州城內有一歌伎,名曰玉琴,這女子年方妙齡,長得花容月貌,國色天香。畢師鐸見玉琴美貌出眾,歌舞俱佳,倍是心愛,包養於城中聚鳳樓中。美女也是愛英雄,玉琴靠上畢師鐸這樣有權有勢的武將,自然吃穿不愁,富貴自得。
一日畢師鐸來到玉琴住處,忽聞閣樓上麵傳來陣陣哭泣之聲,畢師鐸定睛一瞧,原來是美人坐在床邊手帕遮容以淚洗麵。畢師鐸依偎在玉琴身旁問道:“愛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道:“將軍莫問,賤妾已無顏再見將軍。”依舊哭泣不止。
畢師鐸一陣遲疑後問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負你了?”
玉琴扭頭哭道:“昨日那妖道呂用之來妾住處,言妾宅有狐妖侵擾,說要為妾驅魔。怎知妖道所言驅魔,竟是將妾奸汙,所以妾無顏再見將軍。”
畢師鐸聞言火冒三丈,怒摔花瓶罵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言罷便往樓下走去。玉琴拉住畢師鐸問道:“將軍要往哪裡去?”
畢師鐸甩開玉琴怒道:“我當為愛妾殺此妖道,挖心剝皮以謝蒼生!”言罷下樓遠去。
畢師鐸滿膛怒火來見高駢,高駢不知緣故。畢師鐸道:“妖道呂用之借驅鬼降魔,奸汙了下官的愛妾玉琴,請都督為末將做主,誅殺妖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