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李存勖掃平燕國_唐宋傳奇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唐宋傳奇 > 第七十四章 李存勖掃平燕國

第七十四章 李存勖掃平燕國(1 / 1)

卻說周德威率兵來到龍頭崗下列陣,單廷圭下令點號炮迎戰。

兩軍列陣,隻見單廷圭頭戴青銅豹子盔,身披鎖子大片荷葉甲,跨下坐騎乃是一匹漠北回龍金絲駝,手中一把長柄黑虎銅錘,好生威風。單廷圭叫道:“來將莫不是黑臉周陽五嗎?”

陽五是周德威的小名,周德威答道:“正是在下,足下莫非‘柱天神’單廷圭?”

單廷圭哈哈笑道:“汝既知本將威名,何不早降,免得血光生災!”

周德威的兒子聞言對父親說道:“父帥休與此賊費舌,待孩兒斬其首級獻與麾下!”說完舉槍罵道:“周光輔在此,特取汝首級!”

單廷圭舉錘叫道:“娃娃拿命來!”,二人戰至一處,未過五個回合,隻見單廷圭劈頭一錘,周光輔橫槍相迎,“哐!”的一聲砸在槍柄之上,周光輔隻覺虎口震裂,兩臂發麻,難有複擊之力。周德威急令鳴金收兵。

回到中軍,周光輔道:“單廷圭武藝平平,但力大無窮,不敢輕視。”

張承業道:“周都督武藝高強,人言周鎮遠有‘挑馬錐’絕技,明日何不錐挑金絲駝,誅殺此人。”

“事已至此,吾也隻能用此辦法了。”周德威道。

次日拂曉,周德威再擺戰陣,叫陣單廷圭。單廷圭正眼都不看周德威一眼,對左右吹噓道:“今日我把那個周陽五捉來,以謝三軍!”說完催馬出戰。二人交戰一團,殺得難解難分。周德威看他力大無比,於是虛晃一錐駁馬便回。單廷圭策馬來追。

周德威猛勒馬絲韁,用三皇透甲錐橫掃單廷圭跨下金絲駝,這匹駱駝頃刻跪倒在地,單廷圭滑倒在周德威懷中,周德威順勢夾住單廷圭的脖子,腳磕馬腹硬將單廷圭夾回陣中。單廷圭身高體壯,周德微恐夾不住這大漢,愈加使勁。擒回陣中大喊道:“爾等拿下!”有校尉答道:“此人恐怕已被夾死了。”周德威一看單廷圭,果然口角冒血而死,不覺仰天大笑。龍頭崗其餘將士畏懼周德威之神力,紛紛跪地求降。

另一路兵馬乃是李嗣源所帶。李嗣源將兵馬紮營大安山下,自己觀望敵寨。副將石紹雄道:“今觀此寨,多有巨石壘築,足見已經營多年。”

李嗣源歎道:“我觀此寨,強攻必不能下,需誘敵而出。”

參軍郭崇韜獻策道:“將軍何不命後隊推運糧草,過山誘其出戰。”

“妙哉!”李嗣源道:“安時之計必能誘敵而出。”又對石紹雄道:“石將軍可打我旗號,伏與東麵林中,我打將軍旗號親自押糧,倘遇燕兵大將就地殺之。”眾人商議而定,便分作前後兩隊押糧過山。

山北大寨副將名叫高行周,字尚質,生於媯州懷戎軍雕窠裡(今河北懷來,其父就是有“白馬銀槍“美譽的五代名槍高思繼。出身於這樣的家庭,高行周從小習武練槍、打熬身體。後來高思繼硬撼王彥章,死於回馬槍下。高行周秒變孤兒,劉仁恭露出一幅假慈悲的模樣,刻意拉攏小高兄弟。高行周於是隨著堂兄高行珪一起進入劉仁恭軍中,在戰爭的熔爐裡迅速成長。高行珪生猛有餘、城府不足,而且貪鄙不法、濫殺無辜。不過高行周很會討劉仁恭喜歡,常侍其左右,一乾就是十幾年,後來劉守光殺兄囚父,成為燕地的新主,高行周兄弟仍在燕軍中效力。

公元911年,劉守光稱帝建立政權,晉王李存勖立時就不好了。本來李克用遺命李存勖討伐劉仁恭,李存勖覺得老爹與劉仁恭有仇,自己又不認識劉守光,可以放他一馬。哪知劉守光精蟲上腦非要稱帝,如果不打他不僅不孝,而且政治上也不正確,因此李存勖不顧朱梁的威脅,以“僭逆不道“的罪名攻打幽州。

卻說高行周巡視山北大寨,忽見晉軍糧車欲過山坡,趕忙令人報之大將元行欽,元行欽到寨頭觀看後拍腿喜道:“此時由坡而下必敗晉兵,傳令點兵出寨。”

元行欽與高行周各領三千兵馬分馳而下,一路襲劫隊首,一路襲劫隊尾。李嗣源正在隊尾慢行等候燕兵。忽聞戰鼓急擂,喊殺震天,李嗣源對左右士卒喊道:“燕兵出寨,爾等抽刀!”隻見晉兵將士將押糧車內草席掀開,然後揮刀躍出殺向燕兵。來襲隊尾之人正是元行欽。李嗣源喝道:“燕將認得李嗣源否?!”元行欽不容分說揮動金鋒槍催馬殺來。李嗣源並未把元行欽放在眼中,元行欽也不認得李嗣源,二人打得難解難分,交戰五十回合未分勝負。

燕兵未想晉兵藏於糧車之中,反中了埋伏,被殺得節節敗退。酣戰中的元行欽見糧草隊有埋伏,自知中計,虛晃一槍便領兵敗退。李嗣源率兵直追山寨,奈何寨頭之上有弓弩防備,晉兵紛紛退回。

李嗣源雖斬殺不少燕兵,卻未勝過元行欽,隻得回營。碰巧石紹雄也領兵回營,李嗣源問道:“石將軍此戰勝負如何?”

石紹雄答道:“未想這山中大營有一年輕武將槍法了得,旗號為‘高’,與其大戰六十回合險些被他殺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為了過上鹹魚生活,我付出了太多 什麼?孟婆的陰陽交易館變許願池了 天命逆途,逆命 新婚之夜,他懸梁 命運的眷顧:崛起之路 聊齋遊記,但是霹靂道門 邊城往事,從死囚到混世梟雄 嬌嬌讀心反撩,星際大佬頂不住! 火影:我大筒木雛田,忍界女帝! 749局:第九調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