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粥棚後,陳浪臉色略微有些不好看。
王厚才道:“公子,巡撫大人怎麼說?”
陳浪微笑道:“巡撫大人讓我等自己解決。”
王厚才吸了口涼氣,道:“這,這可如何是好?”
陳浪端起一碗茶來,在手中轉了轉,臉上露出神秘笑容道:“辦法嘛,一定會有!”
這時,蘇方正領著王承允走了過來。
在陳浪的關照下,蘇方正給王承允開了小灶,這位老裡長吃了兩頓好飯之後,精神和身體都比昨日好了許多,已經不需要他兒子攙扶了。
王承允走上前來,對陳浪道:“公子,我們可以動身了嗎?”
陳浪道:“我正想找你,你現在安排一下,把你認識的同一鄉裡的鄉民一起叫上吧,下午我會安排船隻,把你們運到仁和學田去。”
王承允躬身拜謝道:“謝公子大恩!”
陳浪攔住他,又道:“記住,不要聲張,你們一小隊一小隊的收拾行李,下午會有人與你們接頭的,先回去吧。”
王承允答應著離開了粥棚。
他回到難民營地後,便著手安排人開始收拾起來。
下午,一個二十來人的難民隊伍跟著王厚才和兩個鏢師,離開了錢塘門,往一處偏僻的小碼頭而去。
這裡有鎮遠鏢局早已雇好的船隻。
流民們上了船後,在鏢師的帶領下,往仁和碼頭而去。
第一批流民的離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其他餓的發昏的流民隻關心什麼時候能領到粥。
仁和學田內也早有陳浪安排的人在接洽。
陳浪在學田上分出了二十畝地,作為難民的臨時住處。
地上堆了一大堆帳篷,被褥,冬衣,糧食等應急物資。
第一批二十多個流民達到後,便開始掘井,挖鍋灶,搭帳篷,以備臨時生存之需。
王承允發現,這些物資可比難民們自己帶的那些破爛要好多了,不禁感慨,這位陳公子沒有騙自己。
這邊陳浪坐在粥棚中,發現時不時仍有大股小股的流民朝這邊湧來,以這個速度,錢塘門外的流民恐怕明天就得突破六千了。
陳浪仍舊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這時,有個鏢師來報,錢塘門又來了一處施粥的,而且就是那祝家。
祝家來這裡乾什麼,陳浪心中疑惑。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過來,竟然就是祝雨真。
亭亭玉立,光彩照人,步伐從容輕盈,走在人群中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