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多月來湧入的兩三萬流民,並給杭州城帶來太大影響。
城內繁華依舊,人們似乎對於不遠處的危機仍舊渾然不覺。
近幾日施粥的工作終於稍顯安靜了些。
陳浪便打算進杭州城內轉轉,多了解一些民情。
他帶了一個本地的鏢師周安,從施粥棚出來,約麼一裡多路,進了錢塘城門,便是杭州內城了。
城內街道不論寬窄大多都鋪設有磚塊或條石,兩邊是綿延不絕的磚木古建築,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無比的宏偉古鎮之中。
隻是那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賦予了這些街道真正的靈魂。
人們神情大都輕鬆歡快,生意也都做的和氣自然。
陳浪看了一陣,偶爾點頭讚許。
周安道:“不遠處就有個大市場,東家要不要去看看?”
陳浪道:“去,你帶路吧!”
在周安的帶領下,轉過了兩條街,便來到了這個大市場門前。
一座高大威武的牌坊上書寫著四個大字:吳山花市。
“走,進去看看!”
陳浪來了精神,當先往市場內走去。
這個市場比前麵的那些街道還要熱鬨的多。
街麵全部用上好的條石鋪就,兩邊的建築更加高大整齊。
商鋪琳琅滿目,衣物,絲綢,糕點,小吃,農具,手工藝品,日常用品,小型書店,應有儘有。
讓陳浪眼前一亮的是,在這些商鋪中,居然還有一家專營洋貨的。
這家鋪子非常大,連續四間,比周邊的鋪子都要大三四倍,店裡還擠滿了客人。
鋪子裡西洋鏡,鐘表,玻璃瓶罐,瑪瑙製品,西式桌椅凳子等,品類非常豐富。
鋪子前也有相當多的人駐足瀏覽,生意非常火爆。
隻是那西洋鏡,鐘表,玻璃等,做工粗糙,遠不如現代時空的工藝精美。
尤其是那玻璃製品,顏色灰暗,雜質又多,實在有些不入眼。
如此,陳浪就放心了,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和他競爭。
明代後期雖然已經放開海禁,但走私已經形成規模和體係,朝廷無力管轄,這些洋貨八成都是走私來的。
說到海外走私,現在全被盤踞福建廈門的鄭芝龍壟斷。
鄭芝龍本來是東海海麵上的幾個勢力最大的海盜之一,今年投降朝廷後,又借助朝廷之力先後滅了李魁奇,劉香,諸彩佬等海盜後,成為了此時中國海上實力最強的大海主,沒有之一。
大明海外的生意基本都被鄭家包了,而且幾乎不交稅。
整個福建省的百姓加一塊都未必有鄭家有錢,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鄭家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