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的沼澤地上,流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已經超過了一千人。
新到的流民不再隻是吃粥,而是每日都有一碗白米飯,外加一個饅頭,除了鹹菜量管夠以外,還有各種青菜不斷送來。
今天,他們甚至吃了上一頓魚肉。
一些婦孺和老弱,還得到了專門的救助。
有些流民甚至感動的痛哭流涕,慶幸自己遇到了大善人。
當然,讓他們吃飽飯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隻為了滿足陳浪那點善心,最主要是讓他們趕緊調養身體,調養完身體好去乾活。
吳越選了一處地勢較高的所在搭建接收營,他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這處地方在太湖水位最高的時候,也淹不到。
選好安置地址後,又雇來一批當地的農民,搭建房屋等臨時住所。
那些流民實在太廢,不養半個月,身體都不能恢複過來。
流民們看在眼裡,自然倍加感激。
速度還是太慢了點,陳浪在錢塘門外看著一批一批的流民被送往附近的碼頭,不禁有些焦急。
從前幾日的狀況來看,一天隻能運送三百來人。
還得增加船隻。
不過杭州城內願意來運送流民的船家並不多,他們大多嫌流民醃臢,弄臟了自己的船。
這也難怪,有的流民挨不過就直接死在船上了,讓船家感覺大為晦氣。
無奈,陳浪隻得命令吳越將船費提高一半。
在運送的過程中,“衛生隊”的成員起了很大的作用。
無論是帶頭乾活,維持紀律,還是一定程度上的“安保”工作,他們完成的不錯。
大大緩解了陳浪人手不足的問題。
再加上經過水泥窯的一輪操作,陳浪更加重視“衛生隊”的建設。
往後衛生隊將不再局限於“衛生隊”,而是篩選優良勞動力的一個平台。
甚至是往後挑選士兵時也是優秀的兵源。
想通這個關節後,陳浪專門找到蘇方正,給他灌輸了這一思想。
蘇方正也是個聰明人,很快領會了陳浪的核心意圖。
從此“衛生隊”的建設也提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王承允在吃了幾天飽飯之後,身體眼看著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