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家大打出手之後,南下廣州經商的船隊便不安全了。
陳浪給吳誌等人暫時隻安排了訓練水兵的任務。
鏡子這種暴利商品,則交給了李泰初的新中會,由李泰初全權負責。
鏡子一出,其他小商品的利潤立刻就成了雞肋。
陳浪和李泰初商量後,便把其他小商品砍去了大部分。
隻留下玻璃杯,鏡子這兩種最為暴利商品。
這樣便大大減輕了陳浪從原時空倒騰貨物的工作量。
這仍舊不是陳浪的終極目標,陳浪的終極目標是把玻璃和鏡子的製作工藝徹底本土化。
陳浪評估了下車間內學徒們掌握技術的進度,此時能夠參與造槍造炮的人數已經擴大到五十人。
自己參不參與已經那麼重要了。
於是陳浪果斷開始研究起玻璃的生產以及鏡子的製作來。
為了圖懶省事,陳浪又回了趟原時空,花了不少人民幣找來一群發燒友,把玻璃和鏡子的製作流程給研究了出來。
一周後,陳浪回到集賢書苑,把新的玻璃作坊給開了起來。
陳浪專門給玻璃作坊開辟了個新的場所。
就挨著集賢書苑的西側,也處在高聳的圍牆之內。
這可是高級彆的商業機密,重要性幾乎不亞於槍炮。
陳浪在西院牆上開了個門,往後去玻璃作坊,直接從集賢書苑就可過去。
折騰了幾天後,讓陳浪突然接到了一條消息,祝雨真和她的女騎突然失去了聯係。
陳浪聽到後心裡就是一堵,忙停下了手頭的工作,把報信的探子叫過來仔細的問了一遍。
這報信的正是陳浪安排保護祝雨真一乾人的四十個高手之一。
祝雨真也默認了這些人的存在。
基本會保持一天有一次接觸。
祝雨真會派他們做一些事情,比如聯絡鎮遠鏢局的網點,做一些補給等等。
但最近三天,這四十個高手徹底和祝雨真的人失去了聯係。
陳浪眉頭緊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祝雨真手裡也是有對講機的,隻是那對講機的電池續航隻有一兩天。
電池耗儘後,必須到網點充電。
餘姚是有三個秘密網點的,都布置了小型的光伏發電和蓄電設備。
報信的探子安慰陳浪道:“公子,可能祝小姐正在辦什麼重要的事情,暫時與我們失去了聯係。”
陳浪憂心忡忡,又問道:“最後一次聯係她們是什麼情況。”
探子道:“最後一次聯係,祝小姐似乎有南下的意思。”
“哦?”陳浪納悶,接著問道:“為什麼這麼說?”
探子道:“我最後一次問金花小姐需不需要幫助,金花小姐說她們在四明山附近,不需要幫助。”
“四明山在哪裡?”陳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