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位昏君——明神宗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8年】
【他在位前期,有張居正的領導,國家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隨著張居正去世,朱翊鈞親政一切都變了】
【張居正去世後他耽於朝政,長達三十年不上朝】
【他寵信宦官,導致官場腐敗】
【他還強征礦稅、侵占土地、搜刮民財】
【他強占了很多民脂民膏】
【不但如此,他還十分的忘恩負義,在張居正去世之後,他“追回封諡、查抄其家、役殺其子”】
【這樣的皇帝怎麼不算昏君呢?】
寵信宦官怎麼了,宦官沒有後代隻能依附他,這樣才好控製
對於昏君這個評價,朱翊鈞內心充滿了憤懣與不甘,
在他看來,張居正這般牢牢把控著朝政之人居然能夠流芳百世、千古留名,
而他這個堂堂正正的皇帝,明明處於權力的巔峰,卻處處受到掣肘和限製,最終竟落得個昏君的罵名!
他可是皇帝!是這天下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可如今呢?一個天下之主卻好似那提線木偶一般,被他人肆意擺弄操控,甚至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公平嗎?
憑什麼那個將朝堂緊緊握於掌心的張居正會被世人讚譽為一代首輔,並能永載史冊?
難道就因為他善於玩弄權術、左右朝局嗎?
不,在朱翊鈞的眼中,張居正無疑是個奸佞小人,
此人不僅對他處處加以控製,更妄圖全麵掌控整個朝堂局勢,
小時候那些溫情,估計也是他為了掌控朝局故意裝的,
朱翊鈞不禁自問:我貴為皇帝,何時起就連自己的國家都無法作主了?
難道我想要親政、想要真正執掌大權也錯了不成?
我不過是希望朝堂能重新回歸到我的掌控之中罷了,如此簡單的願望難道也是一種罪過嗎?
身為皇帝,這天下間的一切本就應歸屬於我,
我要點錢財又算得了什麼呢?
那些大臣們憑什麼對此橫加指責、百般阻撓?
若是什麼事情都不能做,那這所謂的皇帝還有何意義?又怎配稱得上是天子?
既是天子,自然應當具備天子應有的威嚴和氣度,理應隨心所欲地行事,
隻要是天子所想,便沒有什麼是不可為的!
寵信宦官又如何?宦官無法擁有後代,這就注定他們隻能全心全意地依附於皇帝,
如此一來,這些人豈不是更好掌控?
畢竟,當一個人的命運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時,自然會對其言聽計從、百般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