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鱗的轄地在有條不紊地擴大。
平日裡雖然也偶爾會有三兩村落前來請神。
但每當張鱗顯露神跡之時,來請神的百姓便會成倍增加。
果不其然,沒過兩日,樂府鄉的鄉長便帶著各村的村長們。
馬不停蹄地來到河伯廟請求張鱗庇護。
樂府鄉之前正是梵音禪院的盤踞之地瑞禾鄉的臨鄉。
瑞禾鄉已經請神完畢。
樂府鄉自然也聽說了瑞禾鄉的事情。
剛聽說瑞禾鄉已經請神完畢。
自己也就馬不停蹄的準備請神事項。
若說誰對這些邪僧最為忌憚。
除了瑞禾鄉的百姓,那就是樂府鄉的百姓了。
他們緊臨瑞禾鄉,離梵音禪院也很近,許多人甚至直接受過迫害。
有些孩子被邪僧蠱惑後送去了梵音禪院,卻再也沒有回來。
人總是挨過痛,才會真正領悟。
梵音禪院的覆滅讓猶豫不決的樂府鄉百姓終於堅定了信念。
在明確了各村村民的態度後,鄉長立刻帶人前來河伯廟請神。
對此,張鱗自然欣然接受。
加上樂府鄉,他的轄地已經擴展到十二個鄉。
隻有最後兩個鄉,張鱗就全覆蓋石川縣了。
雖然其中四個鄉還需要時間建神廟、塑神像。
但這些等待都是在所難免的。
百姓們的訴求並不複雜,不過是想尋求庇護。
期望能在這個妖邪橫行的世道中活得稍微安穩些。
若不算供奉,僅從單純信仰張鱗的百姓來看。
石川縣至少有九成的民眾相信並依賴他。
要將石川縣完全納入轄地,並非難事。
九月金秋,連續十日未下雨。
上一次降雨還是中秋節後的那場小雨。
天氣漸漸回到酷暑六月的炎熱。
張鱗施展神通,在夜間降下了一場恰到好處的雨。
這場雨剛停不久,一群熟悉的身影便出現在河伯廟前。
來者身穿黑紅相間的錦衣,腰間佩刀,步伐整齊有力。
為首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花白老人。
正是滅魔監的成墨寒帶隊而來。
但這次與以往有所不同。
過去滅魔監的人來,總是輕裝簡行、騎馬而至。
這一次,他們卻抬著一頂神轎。
轎內供奉著一尊六尺高的白玉神像。
那神像赫然是張鱗的模樣。
滅魔監的眾人親自抬神像,沒有假手他人。
七品初期的武師雲仲平親自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