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主的外祖母懷孕之際,原主的外祖父與其未婚妻正式成親。
那女人進門沒幾日,原主的外祖父便返回了南邰郡。自此,原主的外祖母的苦難日子真正開始了。
那女人將原主的外祖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隻因原主的外祖母讓她在京城淪為了眾人的笑柄。
麵對那女人的百般刁難,原主的外祖母咬牙堅持著。在這京城,她孤立無援,既沒有娘家的支持,也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
自從她來到京城後,原主的曾外祖父那邊便再無任何聯係。
她曾寫信回去求助,卻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或許在他們眼中,原主的外祖母做了彆人的妾,讓家族蒙羞,故而選擇了放棄這個女兒。
在主母的百般折磨下,原主的外祖母終於艱難地挨到了生產之時。
那狠毒的女人買通了穩婆,致使原主的外祖母難產,失血過多,身體受到了極大的損傷。沒過幾年,原主的外祖母便含恨離世。
原主的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繼續遭受著嫡母的磋磨。
在眾人眼中,嫡母是個賢良淑德的形象。嫡女和庶女購買同樣布料的衣服。
外人隻看到表麵的公平,卻不知原主的母親隻有在出門時,才能穿上與嫡女一樣的衣服,平日裡所穿的甚至比下人的衣物還要破舊。
眾人皆誇讚她對嫡女庶女一視同仁,請來的夫子,嫡女教,庶女也教,毫無偏頗。
然而,外人又哪裡知道,她的真實意圖,她是想讓庶女給她的閨女當綠葉。
原主的母親很是聰慧,她深知嫡母的心思。儘管她學會了諸多知識和技能,但在表現上,總會刻意比她的嫡妹遜色許多。
原主的母親在這般困苦的境遇裡,如履薄冰地生活著。
家中的艱難環境,讓她不得不時刻保持警覺。
她深知自己的處境舉步維艱,唯有將心中的委屈和不滿深埋,選擇隱忍和退讓,方有可能在這個家中覓得少許的平靜。
歲月悠悠,在她的隱忍與謹小慎微中,她艱難地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終於迎來了十五歲的生辰。
在這個年紀,女子大多已開始議親。按常理來說,她早該談婚論嫁了。
可嫡母卻虛情假意地表示,自己舍不得她這麼早就嫁到彆人家去,想要把她留在身邊,好好疼愛。
可這所謂的“疼愛”,不過是嫡母的一番說辭罷了。原主的母親心中清楚,嫡母隻是不願她早早脫離自己的掌控。
又或是彆有圖謀。但她又能如何呢?在這個家中,她勢單力薄,生母又去世早,隻能默默承受這一切。
她本想著出嫁了,就可以離開這個魔窟了如今,議親之事被嫡母這般阻攔,她不知道接下來還要受多少的苦?
不過,近來外麵不知怎的,有些人漸漸開始議論紛紛。傳言說原主母親不是那女人親生的,所以,那女人根本不想為她這個庶女安排定親之事。
這風言風語慢慢傳開,最終傳到了那女人的耳中。
那女人向來極為看重自己苦心經營的名聲,又怎能容忍這般詆毀,讓自己的聲譽就如此輕易地毀於一旦呢?
於是,一個陰毒的計劃在她心中悄然成形。這天,她帶著家裡的嫡女和庶女前往寺廟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