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禹治水棒棒噠_相聲曆史:從夏朝到清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大禹治水棒棒噠(2 / 2)

在沇州,種了桑樹的地方已經能夠養蠶,百姓們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他們從原本居住的山丘上搬下來,住進了平地上新建的房屋。這裡的土是黑色的沃土,肥沃的土地滋養著萬物,草長得極為茂盛,樹木也長得高大挺拔。由於之前水患嚴重,這裡的田地受到了較大的破壞,所以田地屬中下等,田賦被定為第九等。經過禹長達十三年堅持不懈的治理,沇州的農業生產逐漸恢複,才趕上了其他州的發展水平。

沇州的貢物是漆和絲,還有用竹筐裝著的有花紋的絲織品。這些精美的貢品,凝聚著沇州百姓的智慧和心血。進貢時,人們乘坐著船隻,從濟水、漯水出發,順著河道,順利地通到黃河,將這些珍貴的物品運往京城。

禹的治水腳步不停,他又來到了大海與泰山之間的青州。青州的堣夷一帶,長期受到海水倒灌和洪水的雙重侵襲,百姓生活困苦。禹親自勘察地形,製定了詳細的治水方案。他帶領民眾在海邊築起堅固的堤壩,阻擋海水的入侵,又疏通了濰水、淄水,讓河水能夠順暢地流入大海。經過一番努力,堣夷一帶終於平定,百姓們的生活也恢複了安寧。

青州的土是白色的沃土,然而海濱卻有著廣闊的鹽堿地,這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禹經過研究,指導百姓們改良土壤,種植適合鹽堿地生長的作物。這裡的田地屬上下等,田賦為中等偏上。青州的貢物十分豐富,有晶瑩的鹽和輕薄的細葛布,還有各種各樣的海產品,這些都是大海給予青州百姓的饋贈。泰山山穀裡還盛產絲、麻、鉛、鬆以及奇異的石頭,萊夷一帶水草豐美,可以放牧,這裡用竹筐裝著的柞蠶絲也是進貢的佳品。進貢時,人們從汶水乘船,沿著河道,可通到濟水,再將這些珍貴的貢物運往京城。

禹就這樣一路前行,一路治水,他的足跡遍布九州大地,他的功績銘刻在每一寸被他治理過的土地上,成為了百姓心中永遠的英雄。

禹,這位上古治水英雄,在冀州、沇州、青州留下赫赫功績後,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新的治水戰場。他的身影,穿梭在大海、泰山及淮河之間的徐州大地,開啟了又一段波瀾壯闊的治水征程。

千哥:我打斷下,有一個問題,恐怕也是很多其他朋友一直想問的問題,大禹真的那麼厲害嗎?他怎麼能做出這麼多偉大的事情?有沒有誇大的成分?

鍋老師:這確實是個好問題,大禹治水可能更多是在其領導下,集合了眾多部落和民眾的力量,經過長期努力取得的成果。但後世傳說可能將其他治水者的功績也歸到了大禹身上,誇大了他個人的作用。而且在傳播過程中,故事不斷被豐富和演繹,逐漸增添了更多神奇色彩。

另外,西方也有希臘神話,有一係列關於神、英雄和神話生物的故事和傳說,日本也有天照大神,說是太陽女神,被視為日本皇室的祖先,你相信嗎?

千哥:不太信。

鍋老師:那就對了,相比之下,我們的大禹治水的的確確存在,即便關於大禹個人功績部分有誇大的成分,也不足為奇。神話一點,給後人以精神食糧,在那個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有更多的精神寄托有何不可?

彼時的徐州,淮河與沂水因水患肆虐,河道淤積,河水漫溢,周邊的蒙山、羽山一帶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土地荒蕪,難以耕種。禹親臨此地,望著渾濁洶湧的河水,緊鎖眉頭,心中迅速盤算著治水之策。他帶領著治水民眾,手持簡陋的工具,踏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開始挖掘河道,清除淤泥與雜物。無數個日夜,他們揮汗如雨,與洪水頑強搏鬥。終於,淮河、沂水被成功治理,河水沿著新疏通的河道,緩緩流淌,不再泛濫成災。蒙山、羽山一帶重見天日,百姓們歡呼雀躍,開始在這片新生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種子。

大野澤在禹的精心治理下,也彙聚成了一片寬闊的湖泊,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邊的東原一帶土地,經過整治,變得平坦肥沃,適宜耕種。徐州的土是紅色的黏性沃土,富含礦物質,在雨水的滋潤下,草木漸漸繁茂起來,放眼望去,一片生機勃勃。依據土地的肥力和產出能力,這裡的田地被評定為上中等,田賦則為中等。

徐州物產豐富,進貢的物品彰顯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有象征著天地四方的五色土,那是人們對土地的敬畏與感恩;羽山山穀中的長尾野雞,羽毛絢麗多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嶧山南麵的特產桐木,木質優良,是製作樂器的上等材料;泗水邊上的石頭,質地堅硬,紋理細膩,敲擊時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可製成精美的磬;淮河、沂水一帶產出的珍珠圓潤剔透,魚兒肥美鮮嫩;還有用竹筐裝著的黑色細繒和白色絹,這些絲織品質地柔軟,色澤亮麗,凝聚著徐州百姓的智慧與技藝。進貢之時,百姓們懷著崇敬與期待,將這些珍貴的物品裝上船隻,從淮河、泗水出發,沿著水路,一路駛向黃河,將徐州的特產與敬意呈獻給天子。

告彆徐州,禹又來到了淮河與大海之間的揚州。這裡氣候濕潤,水網密布,彭蠡澤原本是一片沼澤濕地,每逢雨季,便洪水四溢,周邊地區淪為澤國。禹仔細勘察地形,製定了疏導引流的治水方案。他帶領民眾開鑿渠道,將彭蠡澤的水引入大海,經過艱苦的努力,彭蠡澤終於彙聚成了一個穩定的湖泊,成為了大雁等眾多鳥類棲息繁衍的天堂。三條江水也在禹的治理下,順利流入大海,震澤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揚州大地,到處生長著茂密的小竹和大竹,微風拂過,竹林沙沙作響,宛如一首美妙的樂章。這裡的草長得極為茂盛,鬱鬱蔥蔥,樹木高大挺拔,遮天蔽日。然而,由於地勢低窪,土地多為潮濕的泥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經過評定,揚州的田地屬下下等,田賦為下上等,還夾雜著其他等級。

揚州進貢的物品琳琅滿目,彰顯著這片土地的富饒。有珍貴的金、銀、銅,這些金屬閃耀著誘人的光芒,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征;美玉、美石溫潤細膩,紋理獨特,每一塊都仿佛蘊含著大自然的奧秘;小竹和大竹不僅是建築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還承載著揚州的文化與風情;象牙潔白光滑,皮革堅韌耐用,鳥羽色彩斑斕,旄牛尾粗壯有力,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海島居民的草編衣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體現了海島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用竹筐裝著的有貝形花紋的絲織品,精致典雅,獨具特色;還有成箱的橘子、柚子,果香四溢,汁水飽滿,是揚州的特色水果。這些貢品,都要根據天子的命令,按時進貢。進貢時,船隻沿著長江、黃海,乘風破浪,駛向淮河、泗水,將揚州的富饒與風情傳遞到遠方。

千哥:謔—這揚州在大禹時期,就是那麼的美好,聽你這麼一說,我感覺比“煙花三月下揚州”還美……

鍋老師:哎……聽我說,大禹時期的揚州是作為“九州”之一的地理概念,是一個極為廣闊的區域,包含了如今長江下遊及嶺南等大片地區。而現在的揚州市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範圍不一樣,姑且就按照你片麵的字麵意思理解吧!

禹的治水腳步從未停歇,他又來到了荊山到衡山南麵的荊州。這裡,長江、漢水奔騰不息,水勢洶湧,時常泛濫成災,淹沒周邊的土地和村莊。眾多江水在洞庭湖一帶彙聚,形成了一片汪洋,沱水、涔水河道不暢,雲澤、夢澤一帶更是一片混亂。禹深知,治理荊州的水患,是一場艱巨的挑戰。

他帶領著治水大軍,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他們在長江、漢水兩岸加固堤壩,防止洪水決堤;開鑿新的河道,引導江水順暢流入大海;疏通沱水、涔水,讓水流恢複正常。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努力,長江、漢水終於馴服,奔騰流歸大海,眾多江水在洞庭湖一帶有序彙聚,沱水、涔水也被成功疏通,雲澤、夢澤一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成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

荊州的土地同樣是潮濕的泥地,經過治理,這裡的田地屬下中等,田賦為上下等。荊州進貢的物品豐富多樣,有鳥羽、旄牛尾、象牙、皮革,這些都是珍貴的物資;金、銀、銅閃耀著財富的光芒;椿木、柘木、檜木、柏木質地優良,是建築和製作器具的好材料;磨刀石、細磨石、石箭頭、朱砂,滿足了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求;還有箘簬、楛木等優質木材,堅固耐用;三個諸侯國進貢他們的特產,展現了地方的特色與風情;用匣子裝著的菁茅,是祭祀的重要用品,體現了荊州人民對天地神靈的敬畏;用竹筐裝著的黑紅色絲綢和串珠絲帶,精美絕倫,凝聚著荊州人民的智慧與技藝;九江一帶進貢的大龜,體型龐大,龜甲紋理獨特,被視為祥瑞之物。進貢時,百姓們將這些貢品裝上船隻,從長江、沱水、涔水、漢水出發,乘船前行,遇到陸路則上岸搬運,再通過洛水,最終到達南河,將荊州的敬意與特產呈獻給天子。

千哥:聽你這麼說,感覺那時真的太美好了,我都想穿越過去……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星際來客! 修仙?我靠碰瓷成聖了 道恒師 聖地老祖打上門,發現狗都是大帝 太平廣記白話故事 碎月接骨 極武神荒 時空雷主 被時代重塑的王 我要崩壞天道軌跡,誰都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