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星城顯得格外安靜,省政府辦公樓卻燈火通明。李一凡提前半小時進入小禮堂,桌上攤開的是昨夜剛收到的中央會議紀要——瀟湘模式被正式列為“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首批六省同步啟動複製推廣,星城被指定為核心觀摩點。
李一凡抬頭掃視廳局長們,語氣簡短卻帶著壓力:“接下來不是看我們自己跑得快不快,而是看能不能帶著彆人跑。三天後,第一批外省考察團就到,任何環節不能出錯。”
陳曉峰回到督查室,第一件事就是把“試點省份考察日程表”貼上牆。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接待時間、觀摩點、演示項目:政務大廳並聯審批全流程、問題牆現場貼單、群眾代表隨機抽簽、公交調度實時連線、工業園區水質監控數據展示。
年輕乾部看得直咂舌:“這比三輪問責還緊。”陳曉峰隻說了一句:“這次掉鏈子,丟的就是全國麵子。”隨即調出曆次問責錄像,挑出最典型的綠單兌現案例,剪成彙報短片備用。
上午九點,星城市政府召開迎檢動員會。會議室裡坐滿了局長和區縣負責人,牆上的大屏顯示“外省觀摩團名單”,赫然在列的有東南沿海發達省份,也有西部欠發達地區。李一凡開門見山:“來的人不光是看熱鬨的,也是挑刺的。
誰敢讓外地乾部看到推諉扯皮、表麵文章,我當場點名。”他要求每個觀摩點安排群眾代表和企業家代表各兩名,現場解說並回答提問,做到透明不擺拍,敢於把問題和整改過程一並亮出來。
當天下午,督查室全員奔赴各觀摩點實地演練。在政務大廳,一桌受理的八個窗口重新調校流程,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受理—預審—聯勘—複核—簽發”五個節點演示,群眾代表坐在旁邊記錄,用秒表計時。
陳曉峰盯著大屏倒計時,要求每一步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給考察團看的不是表演,而是日常,任何一秒不能造假。”與此同時,株洲危化品倉儲項目的安全圍擋被重新整理,重做前後的對比圖全部掛上,供外省乾部現場查看。
傍晚,省政府舉行全省視頻調度會,連線到各市州。王平報告最新暗訪情況:“發現嶽州一處市政項目存在‘迎檢式’突擊,夜裡臨時補刷標語。”李一凡當場下令整改,並要求次日問題牆公布照片和處理結果:“迎檢不是演戲,誰搞作秀誰丟人。”消息當天就掛上廣場大屏,群眾代表親自簽名,評論區刷屏:“寧可不漂亮,也要真。”
第二天,星城廣場人頭攢動,新的“觀摩日程公示牌”立在問題牆旁,寫明每個考察團的到訪時間和觀摩項目。市民自發在社交平台發起話題:“歡迎外地乾部來看牆。”
企業主在評論區留言:“讓他們看看星城辦事有多快。”媒體提前架好機位,準備全程直播。陳曉峰帶著團隊再次巡查每個觀摩點,逐一確認電源、網絡、顯示屏,甚至測試群眾代表的提問腳本,確保任何突發情況都有應急預案。
第三天上午,第一批外省考察團抵達星城,車隊直奔政務大廳。八個窗口工作人員已就位,群眾代表隨機抽簽後入場,現場辦理一個真實項目。考察團成員全程拍照錄像,不時提問:“如果今天缺材料怎麼辦?”窗口人員當場展示補正清單,群眾代表補充:“必須當日補齊,當日繼續辦理,逾期上牆公示。”現場響起掌聲,帶隊的外省廳長感歎:“不光快,還留痕,敢讓群眾監督。”
隨後車隊轉場廣場,觀看問題牆現場貼單。當天的兩張綠單剛剛打印出來,代表當眾貼上,拿出簽字筆現場簽名,透明罩壓實後轉身讓考察團檢查。外省乾部圍著看了很久,其中一人說:“這種壓力感回去也得學。”媒體記者捕捉到這一幕,配文發出,當晚就衝上社交平台熱搜。
夜幕降臨,星城廣場的燈光再次亮起,人群不散。市民自發給外省考察團鼓掌,有人高喊:“把經驗帶回去!”陳曉峰回到督查室,盯著白板上的日程表,圈出明天到訪的省份:“第一批順利過關,後麵還有五批,不能鬆。”李一凡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燈火通明的廣場,心裡默念:“瀟湘樣板既然掛上了,就得讓全國看得見、學得會、帶得走。”
深夜十二點,調度室的屏幕仍在滾動最新數據。值班員把當天的觀摩反饋、考察團提問、群眾代表建議一一彙總,生成“首日觀摩報告”。陳曉峰在最後簽上名字,聲音低沉:“明天繼續,牆前無眠。”窗外的風吹動旗幟,獵獵作響,綠單在燈下閃光,像一麵全國都能看見的信號旗。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