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這邊,張金堂、陳香、賀行舟的車已經學會了。
僅僅是學會,讓他們飆個車或者做些高難度的事,那還是不行。
不過,那也都是熟能生巧的問題了。
三人的車學會了以後,葉紅兵又給他們來了個規定,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後,去開一個點的車,主打的就是為了熟練。
其它的時間,上午的時候,進行各自的鍛煉,或者是進行對戰演練,下午的時候,是練習合擊之術。
六個人的合擊之術、五個人的、四個人的、三個人的、兩個人的。
而且人員也是換著來。
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防止有突發事件的時候,不一定誰跟誰搭班。
晚上的時候,就是各自的活動時間了。
這個時候,李南星會去研製各種藥丸。
陳香跑去山裡不知道搗鼓什麼去了。
賀行舟有時候也是跑到山裡,有時候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至於張金堂,是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妘建民則是讓雷鳴幫他搞了好多的書。
什麼天文地理,曆史雜談等等,妘建民是來而受之。
每天晚上吃完飯回到自己的房間後,妘建民就開始看書,一直看到晚上12點。
也正是因為如此,妘建民的知識儲備量,快速的增長著。
時間,進入到了1975年1月份。
元旦的時候,749局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晚會,各部門無需在崗值班的人,都參加了。
也是元旦這天,粵東端州的懷縣,出事了。
懷縣的嶽山,有著豐富的林業資源。
其中特彆出名的是杉樹跟鬆樹。
從1950年開始,為了支持國家建設,懷縣人拎著斧頭,上了山。
“一把鋤頭造林,百把斧頭伐木。”使得嶽山上的森林資源被過度的采伐,大量的山頭出現了荒山殘林的現象。
於是,1974年開始,懷縣的嶽山林場,開啟了‘植樹造林大會戰’。
懷縣的百姓們紛紛響應,自發的帶著乾糧、工具,上山植樹造林。
1975年元旦的這天,因為過節,大家便早早的回家了。
護林員吳佳恒,帶著他的小徒弟鄒亮,在山上搭建的木屋裡,做了幾個小菜,對飲上了。
“亮子啊,你這酒量,喝兩杯就不要喝了。”
“咱護林員,可不敢做那喝酒誤事的事情,要有數。”
“知道師父你的酒量,這大半瓶都是你的。”
“我可也不敢喝那麼多啊。”
“今天山上就咱爺倆,我喝個三杯解解饞就是了。”
“師父,這一點我是真佩服你,來,我敬你一杯。”
吃完飯後,吳佳恒拿上了手電,背起獵槍,招呼著鄒亮,向著最高的山頭那邊走去。
如果發現著火點什麼的,在最高的那個山頭,可以直接看到。
背著開山刀的鄒亮,走在吳佳恒身後道“師父,什麼時候也給我弄一把獵槍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