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席不歡而散。
眾人伺候賈母下山回房,尤氏落在最後。她走過大觀園的石徑,月光將她的影子拉得老長。這個笑話,她準備了多日,本想逗賈母一笑,卻不料落得如此收場。
“大嫂子這笑話,著實令人深思。”身後傳來探春的聲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氏苦笑:“不過是胡亂說的,惹得老太太困倦了。”
探春搖頭:“正因笑話太過真切,才讓人笑不出來。咱們這一大家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有,偏聽偏信的有,一個鼻孔出氣的有,裝聾作啞的也有。隻是不知,這局麵還能維持到幾時。”
尤氏黯然,她想起寧國府那邊,賈珍依舊夜夜笙歌,全然不覺大難將至。而她作為填房媳婦,人微言輕,除了偶爾借著笑話暗諷幾句,又能如何?
“三姑娘說得是。”尤氏輕聲道,“隻是咱們又能如何呢?”
探春望著天上那輪明月,輕聲道:“我若是男兒身,早有一番作為了。可惜...”
二人默默前行,各懷心事。這個中秋,月色依舊,賈府的命運卻已如風中殘燭。
五、賈母的眼淚
賈母回到房中,並未立即就寢。
她讓鴛鴦扶著在窗前坐下,望著那輪明月,不禁又落下淚來。
“老太太,夜深了,還是歇息吧。”鴛鴦輕聲勸道。
賈母搖頭:“讓我再坐坐。這樣的月亮,不知還能看幾回。”
鴛鴦心酸,忙遞過茶盞:“老太太何出此言,您福壽正長呢。”
賈母接過茶盞,卻不喝,隻喃喃道:“你可知道,我為何不愛聽尤氏那個笑話?”
鴛鴦不語。
賈母長歎一聲:“她說的哪是彆家,分明就是咱們賈府。那四個兒子,不就是咱們家的爺們嗎?我這一輩子,苦心經營,卻養出這些個不成器的。”
窗外笛聲又起,嗚嗚咽咽,如泣如訴。賈母想起日間王夫人回話,說米飯短缺是因旱澇不定,她卻知道,根本原因是府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儘多,運籌謀劃者無一”。
更可怕的是,管銀庫房的是“無星戥”,管倉庫的是“大量”,買辦是“錢開花”,這般下去,家業怎能不敗?
“鴛鴦,你說珍哥兒媳婦,是不是也看出咱們家的困境,才講這麼個笑話?”賈母忽然問。
鴛鴦斟酌著詞句:“大奶奶或許是無心的。”
賈母苦笑:“無心之言,才最是真切。連她都看明白了,咱們家是真的要完了。”
這一刻,賈母不再是那個威嚴的家族掌權者,隻是一個為兒孫前途憂心的老人。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一旦撒手人寰,這個家必將分崩離析。
“當年你老爺在世時,咱們家何等風光。”賈母幽幽道,“誰想到不過幾十年光景,就敗落至此。”
鴛鴦默默替賈母揉著肩,不知如何安慰。
月光透過窗欞,照在賈母滿是皺紋的臉上,那淚痕尚未乾透。
次日,尤氏來請安時,賈母隻字未提前晚的笑話,依舊和顏悅色。隻是當尤氏告退後,賈母對鴛鴦歎道:“這孩子心裡明白,可惜了。”
鴛鴦明白賈母的意思——明白人往往最痛苦,因為他們眼睜睜看著災難降臨,卻無力回天。
那四個殘缺的兒子,何嘗不是尤氏眼中的賈府?而她自已,又何嘗不是那個“倒都齊全,偏又是個啞叭”的老四?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夢幻旅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